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區縣動態

璧山:“六個聚焦”構建“六新”機制 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

2023年08月28日17:32 |
小字號

今年以來,璧山區衛生健康系統堅持問題導向,以“一統六化”為實現路徑,聚焦醫療衛生領域六個根源性問題,構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機制,在璧山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機構中試點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實現網格重布、流程再造、能力重塑,醫療救治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達到“雙提升”。

聚焦分級診療困難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緊密型醫共體責任機制

重構網格布局。依托璧山區人民醫院、璧山區中醫院,按照“9+6”模式與1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2個醫共體,由專科醫院、公衛機構組建以技術協作為主的專科聯盟。建立“1+4+1+N”管理機制,牽頭醫院明確1名院領導分管,落實臨床、醫技、護理、管理4類人員長期下沉,1個職能科室對接指導1家基層醫療機構,N名專家名醫輪流坐診。

重構權責職能。成立璧山區緊密型區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區醫共體設立理事會,明晰權責清單、功能定位、利益分享等。

重構考核機制。對區醫共體成員單位與牽頭單位實施捆綁式考核,按“一院一策”精准考核內容,同時醫共體牽頭單位對成員單位實施考核。

聚焦醫療費用較高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四醫聯動”協同機制

改革藥品耗材採購辦法。推進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採購,制定檢驗檢測設備監測辦法,陽性率不能低於60%,設置處方前置評審系統並定期開展處方點評。

改革醫療診療流程。建立區域遠程會診、消毒供應、影像、心電、檢驗、病理6大中心,實行“基層診療、區級診斷”,檢驗檢查互認,建立雙向轉診和向上轉診綠色通道。

改革醫保基金監管和支付方式。配合區醫保局,將醫保支付與醫療單位結算、智能審核相關數據口對接,逐步實現病種結算支付,在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藥店設立醫保支付結算點。

改革醫教協同培育機制。以重慶醫科大學和重慶中醫藥學院附屬醫院為平台,推進醫學科研,實施導師優培計劃。委派區級骨干醫生到基層醫療機構駐點指導或兼任學科帶頭人。

聚焦醫療領域腐敗高發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權力監督機制

規范醫共體議事決策機制。建立醫共體內議事決策管理機制和權責清單,厘清報批、審批、備案邊界程序,提升現代醫院管理水平。

規范清廉醫院創建機制。以清廉政治示范、清廉崗位示范、清廉科室示范、清廉講堂示范、清廉招採示范、清廉監管示范“六個清廉聯動示范創建”為抓手,打造清廉醫院,建立廉政清單。

規范“三通”運行機制。對標“醫通、財通、人通”工作目標,建立目標導向的精准考核實施細則,以醫防融合、醫療數據和經濟運行數據為主建立質量評價和目標監測體系,落實權力常態化監督機制。

聚焦便民惠民實效性不強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服務機制

打通人才屏障“最后一公裡”。深入194個村(社區)召開衛生健康院壩會200余場,分三個片區舉辦“院壩醫院”,推動區級名醫名家、骨干醫生下沉到農村院壩、居民小區﹔實施“縣聘鄉用”,每年提供適量編制及臨聘人員指標,保障基層人才補充。

打通診療服務“最后一公裡”。延長社區門診服務時間,推行“先診療、后結算”一站式服務,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1名主治醫師職稱以上的臨床專技人員值守門診服務,在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設置緊急醫療救助點。

打通服務環境“最后一公裡”。區級醫院將1/3門診號源和1/4住院床位向基層下沉,提供周末疫苗接種服務,推行醫生“一人一診室”,完善院內就診指南及標識,提供輪椅、座椅服務。開展“出生一件事”及“診所聯辦一件事”辦理,群眾申辦時間縮短2/3以上。

聚焦醫療資源不均衡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數字共享治理機制

強化數智賦能。建立就醫用戶、醫療機構、醫療主管部門三個客戶端,共享醫療資源和信息,形成醫療大數據“資產”。

強化智慧賦能。建設互聯網醫院,運用新技術,不斷延伸智慧醫療邊界,實現診前智能導診、線上檢查預約、線上就醫服務、診后隨訪、居家慢病管理等服務,推行分時段精准預約,快速繳費和取藥,實現全流程自助服務。

強化信息賦能。規范合理使用大數據,加強數據安全管控。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合理診療為准則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完善臨床信息化應用功能,不斷提升數據治理與服務能力。

聚焦發展動力不足問題

構建高質量發展“五強五評”激勵機制

在全系統建立以“強學科、強人才、強融合、強示范、強監管”為抓手,以考評、述評、自評、問評、估評為主要評價體系的黨建統領工作機制,通過強有力的示范帶動、高頻率的檢查指導、有針對性的現場觀摩、以問題為導向的全面施治,高效推進“五強五評”落實落細,進一步增強全區醫療衛生系統學科建設能力、人才保障能力、業務實戰能力、監督運行能力。2023年1-7月,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四個增加三個下降”,全區診療服務能力和救治能力持續上升,門診人次增加9.88%,住院人次增加14.53%,醫療業務收入增加9.59%,群眾滿意度增加2.15%,門診次均費用下降12%,檢查費佔比下降3.65%,信訪投訴下降15.62%。(唐應容)

來源:璧山區衛生健康委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