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生活更便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4日 17 版)
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的章大爺在家出現四肢無力症狀,被送往朱沱鎮衛生院進行治療,急需專家遠程會診。經過檢查判斷,患者需要進行血管內治療,但該衛生院並無適合患者治療的藥物,於是在“雲醫聲”遠程會診系統上發起了會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專家線上參與會診,雙方及時啟動轉診綠色通道,確保了患者及時轉院。
永川“雲醫聲”遠程會診系統,是重慶積極拓展智慧醫療的縮影。近年來,重慶利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圍繞滿足居民的“衣食住行游”需求,提供智慧、安全、舒適、便捷的現代化智慧化環境,讓生活更“智慧”。
在渝北區回興街道的重慶段氏服飾公司,房間內不同方位的掃描儀自動測量顧客身體各部位尺寸﹔在江北區觀音橋街道明珠社區,市民不僅能刷臉吃飯,餐台還會自動計價算賬,所有菜品會顯示卡路裡等數據,幫助食客控制體重、均衡營養。
在綦江區電力街,路面之下,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施工人員正借助智能化的頂拉管機器,完成管道的初步安裝﹔在江津區,隨處可見的停車引導屏,改善著城市交通“微循環”﹔奉節縣投資2000余萬元,優化升級了白帝城·瞿塘峽景區智慧旅游系統。
智慧生活的觸角還延伸到田間地頭。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走馬鄉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搭建平安聯防平台,讓村民出行更安全﹔在渝北區洛磧鎮,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打造的“智慧養殖大數據平台”,為養殖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切實降低了人工成本。
聚焦數字政務建設,推進高頻事項網上辦、辦事材料電子化,今年1—7月,兩江新區“渝快辦”一體化平台辦件127萬件,平均單項辦結時間比法定時限縮短92.73%﹔聚焦智慧教育,在巴南區魚洞第四小學,“打卡上傳攢積分”成為校園流行風向標……不論是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還是智慧家居,都是為了讓民眾切實享受到智能化的便利,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