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要聞

江津區蔡家鎮舉行2023年“吃新”文化旅游節

2023年09月05日20:48 |
小字號

啟動儀式。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啟動儀式。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9月3日,以“慶五谷豐收、樹文明鄉風、助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江津區蔡家鎮2023年“吃新”文化旅游節拉開帷幕,活動將一直持續到12月。

看表演、品美食、購土貨

“吃新”耍事多

9月3日,隨著開場舞《豐收》的音樂響起,第七屆蔡家鎮“吃新”文化節正式啟動,游客們歡聚一堂,吃新嘗新,現場熱鬧非凡。

今年的“吃新”文化旅游節,延續了上屆的模式,在線上線下活動兩方面同步開展。線上以視頻、圖文以及抖音直播等形式在各類平台推廣,吸引各方游客前來﹔線下設置了農耕體驗、農事趣味運動會等環節,全面挖掘“吃新”文化內涵,身臨其境體驗“吃新”文化,讓大家沉浸式體驗“吃新”。

“我們一早帶娃兒專程從巴南趕過來,就是為了參加趣味運動會和品嘗這些美食,這些農家菜就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想讓娃兒也感受一下。”來自重慶中心城區的游客李先生對“吃新”活動豎起了大拇指。

“我們今年設置了18個精品吃新點,並且強化了區外宣傳推介,就是要吸引區內外游客前來‘吃新’,並同步在江津區萬達廣場舉行蔡家鎮農產品展銷會,推廣本地豐富的綠色生態富硒農副產品。”蔡家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蔡家正在全力打造“吃在蔡家”鄉村旅游品牌,促進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吃新”也稱嘗新,是蔡家鎮傳承已久的習俗,屬於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豐收時節,蔡家鎮每家每戶會收割新的稻米回家,在家中舉行感恩祈福儀式,品嘗鮮美的新米飯、新豆花,感受“新味道”,傳承農耕文明。

自2017年蔡家鎮舉辦第一屆“吃新節”以來,“吃新節”已連續舉辦七屆,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已入選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是江津區“一鎮一品”文旅項目典范。

開展主題系列活動

一年四季都能“吃新”

牡丹節、柚子節、吃新節……今年以來,蔡家鎮持續開展各種節會活動,帶動了當地人氣。游客有了耍事,村民有了收益,地方快速發展。

蔡家鎮福德村清枕別院民宿周德利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周德利在外從事旅游行業20余年,2020年返鄉創辦民宿,2022年清枕別院成為蔡家“吃新點”之一。據周德利介紹,如今民宿房間需提前2周預訂,月均收入達萬元以上。

自2017年推出首屆“吃新節”以來,“鵬遠山庄”“三和漁府”等為代表農家樂連續7年作為吃新點,不斷擴充營業范疇,提供民宿住宿、農特產品銷售等,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娛樂服務,目前帶動周邊約30余戶農戶銷售農產品,參與農戶年均銷售農特產品5萬元,各個吃新點每年約增收30萬元,全鎮每年吸引游客約84萬人。

據蔡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七年的持續探索,蔡家“吃新”品牌已經從秋收時節的單一慶祝活動,豐富拓展為“春天賞花品茶、夏天採果嘗鮮、秋天慶祝豐收、冬天殺豬過年”等覆蓋一年四季的系列活動,形成了“吃在蔡家”特色鄉村旅游品牌。

文農旅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今年以來,出行的游客增多,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地方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蔡家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蔡家鎮是傳統農業鎮,農產品最初隻為自給自足。隨著江習高速通車及七屆吃新節的成功舉辦,立足於蔡家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以及馳名度提升,蔡家鎮綠色生態富硒農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蔡家鎮抓住文旅活動開展帶來的機遇,依托良好的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打造貓山櫻博園、花果山牡丹園、中咀美食一條街等特色旅游景點,建設文昌水車塘、新開石包場、石佛石船溝等美麗村庄院落,高效推進莫家溝水庫、周家古寨、福德梯田等土地整治,基本形成農文旅融合的產業鏈,農文旅融合發展優勢日趨成熟。

蔡家鎮環線的貓山景區,氣候涼爽,是天然的富硒氧吧,游客可游覽生態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入住風情民宿,納涼休閑,是休閑度假好去處。現已形成了集櫻花觀光、茶葉生產、禪道文化於一體的“農旅文”融合特色景區,櫻博園每年春天都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櫻。

為了保障貓山景區的順利運營,今年4月12日,蔡家鎮政府正式啟動貓山公路加寬改造工程,目前已完工50%,安全隱患已經排除,大部分路段都能順利通行。該工程的推進,有效緩解了貓山櫻博園交通擁堵,提升了貓山景區形象,助力了貓山特色景區的打造。

此外,蔡家鎮的清溪溝國家級水庫風景區、鳳儀白馬水、家壩梯田、莫家溝水庫都是美不勝收,蔡家鎮依托節慶文化活動在此基礎上深入推進吃、住、購等配套產業發展,使節慶文化助力經濟轉型發展,將持續全面促進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助推江津南部山區旅游康養“金三角”發展,打造江津區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點。(陳翔宇、吳廣萍)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