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要聞

創新實施大修模式 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打造現代化工廠標杆

2023年09月09日09:48 |
小字號

踏入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簡稱:總廠)遂寧淨化公司的大門,初始印象聚焦於“創新”。它體現在總廠生產工藝的潔淨化、廢物處理的資源化、作業環境的美觀化以及管理模式的數字化等方方面面,為能源行業樹立起了現代化的標杆。

近日,總廠的年度大修工作正開展得如火如荼,隨著遂寧淨化公司的第I列淨化裝置於9月7日順利進氣,一次性復產成功,標志著該公司提前9天完成40億裝置全停檢修,恢復產能每天300萬立方米,最大化保障民生用氣的需求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遂寧淨化公司。馬春鵬攝

創新實施檢修模式 高效完成1594項任務

作為國內起步最早、綜合配套齊全、技術先進的大型天然氣淨化廠,總廠現有在運淨化裝置16套,具有日處理原料天然氣5880萬立方米、年處理原料天然氣200億立方米的生產能力。

總廠黨委書記、副廠長李劍介紹,為了保障裝置安全高效運行,2023年,總廠計劃對6個分廠共計13列裝置實施年度大修及臨停消缺工作,計劃累計工作時長達201天。

“平均每年淨化裝置檢修項目超過2500項,涉及物資種類2100余項。全年淨化裝置檢修時間跨度長達8個月,大部分集中在高溫酷暑時段。”天然氣淨化總廠副廠長王曉東說,不僅如此,參檢人員高峰時段超1000人,檢修現場涉及吊裝、高處、受限空間、動火等9類高風險作業共4125項。

大修現場。馬春鵬攝

據了解,在檢修過程中,總廠堅持規范管理、規范流程、規范現場的原則,定期召開檢修協調會,按時發布檢修日志,按期向公司處室匯報。同時,執行施工人員、施工單位、質量驗收小組三級驗收制度,層層把關,全面控制檢修質量。在啟動前,還落實分廠、總廠兩級安全檢查要求,形成PSSR48項關鍵確認清單和PSSR六步法,確保順利開產。

邊生產邊檢修。胡珊攝

基於全面、嚴謹的准備,以及對質量嚴格的控制,除遂寧淨化公司以外,總廠還順利完成安岳淨化公司、萬州分廠、引進分廠大修工作,共計提前17天優質高效完成檢修項目1594項,釋放產能1.02億立方米。

多措並舉提升檢修質量 打造高質量檢修標杆

歷年來,在年度大修過程中,總廠不僅注重檢修工作的順利完成,更注重檢修工作的質量提升,強化多維度管控,創新實施了檢修現場“三個標准化”,打造了“規范、高效、整潔”的檢修現場,為公司檢修現場標准化樹立了樣板。

一是現場管理標准化,組織協調規范有序。總廠編制發布了《天然氣處理廠檢修現場管理規范》《檢修標准化圖冊》等制度9項,共106條現場標准化內容,涵蓋了檢修前期籌備、檢修過程管理、檢修質量控制、檢修安全保障等方面,為檢修現場管理提供了明確的依據和指導。

精細操作。張慶洪攝

二是現場展示標准化,關鍵信息一目了然。總廠固化了9項區域展板,對檢修進度、上鎖挂牌、風險作業情況等20項檢修信息進行了標准化展示,使得檢修現場的各項數據和情況清晰可見,便於監督和調度。同時,還對檢修材料、預制構件等劃定了區域、分類標識、整齊擺放,使得檢修現場井然有序。

三是現場作業標准化,檢修風險全面受控。總廠創新實施了“能量隔離七步法”“受限空間八步工作確認法”等一批具有淨化特色的檢修安全實踐做法,對吊裝、高處、受限空間、動火等9類高風險作業共4125項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和監督,有效防止了事故的發生。

航拍大修現場。李宇攝

從“大修”看“大修為”

在大修工作之外,我們可以透過總廠的實踐,窺見其以“大修”為核心,以“安全、綠色、數字、效益、美麗”為要素,勾勒出淨化行業標杆的“大修為”畫卷。

從安全方面的“受限空間風險把控”中,看見“大修為”。總廠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員工的生命安全視為最高價值。大修期間,總廠首次運用能量隔離七步法,通過將盲板倒換工作全過程狀態公式化,使能量隔離狀態一目了然,節省溝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還首次運用手機APP實時監測作業空間氣體檢測儀數據,並通過異常情況群發求救信號實現聯動救援,實現受限空間秒級預警和報警。

安眼視頻。馬春鵬攝

另一方面,總廠還利用健康手環開展作業人員健康監測,實現作業人員心率、血氧等身體指標一目了然,提高作業人員的健康保障﹔不僅如此,還首次引入受限空間側向(豎向)救援系統,用於受限空間的水平或垂直進出防墜落保護以及解決受限空間內實施救援難度大、速度慢等問題,為及時開展后期救治工作爭取寶貴時間。

從綠色方面的“污水零排放”中,踐行“大修為”。總廠把環保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把綠色作為企業的發展底色。大修期間,總廠在遂寧淨化公司採用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CPS硫磺回收工藝和SOCT尾氣處理工藝,硫磺回收率可達99.9%,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約300mg/m³,遠低於國家標准。

此外,總廠採用生化技術、電滲析脫鹽+蒸發結晶技術處理污水廢水,在部分分廠實現了淨化裝置生產生活廢水的“零排放”﹔利用余壓發電,年發電量可達238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1254噸﹔開展VOC治理,實現“零泄漏淨化廠”,在提升了產品質量的同時,節約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環境污染。

從數字方面的“智能淨化廠”中,貫徹“大修為”。總廠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發展動力,把智能化建設作為企業的發展方向。2023年3月30日,總廠大竹分廠智能淨化廠試點建設階段性成果通過公司專家組評審,標志著中國石油首個智能天然氣工廠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總廠廠長、黨委副書記王軍表示,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的高度融合為企業帶來了技術架構、管理模式、勞動組織方式等方面的革命性變化。“未來,總廠將圍繞‘全面感知、自動操控、智能預測、優化決策’,完善物聯網、開展數字化、探索智能化建設,聚力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淨化生產新型能力。”

從效益方面的“兩年一修邁向三年一修”中,落實“大修為”。總廠把效益提升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發展保証。

王軍介紹:“‘十三五’期間,總廠共處理原料天然氣640.7億立方米,佔分公司常規氣總產量的64.6%,較‘十二五’期間多306.3億立方米,其中,2022年處理量突破165.25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突破千萬噸級淨化量。”

挑燈夜戰。岳志堅攝

“大修期間,總廠強化統籌協調,優化檢修項目,狠抓組織實施,精控時間進度。”總廠副廠長王曉東提到,“我們按照‘白+黑’‘5+2’的模式有序推進檢修工作,跑出‘加速度’,2020年至2022年,共提前87天優質高效完成42套次裝置年度檢修,增加產能7.056億立方米,原料氣處理量實現‘三連增’,在檢修任務不減的情況下,裝置檢修時間實現‘三連降’。”

西南油氣田公司氣田開發管理部副主任范銳表示,天然氣淨化總廠已有4個分廠共12列裝置實現“兩年一修”,並以本次“大修”為契機,在遂寧淨化公司試點“三年一修”,最大化實現裝置的高效和優化運行,在增產的同時降低風險,減少排放。

從美麗方面的“綠色淨化廠”中,彰顯“大修為”。總廠把美麗作為企業的發展追求,把和諧作為企業的發展基礎。

近年來,西南油氣田公司在總廠實施提質增效“突出多維推動,確保綠色轉型突破”進攻仗,立足實際通過創建綠色工廠、實施低碳工程、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廢氣達標等多措並舉積極落實綠色低碳行動,助力公司新能源業務發展,建設美麗淨化廠。

值得一提的是,遂寧淨化公司堅持“以綠色的方式生產清潔能源”理念貫穿生產全過程,從用地集約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原料無害化和能源低碳化做到從生產到停工檢修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於2023年1月成功獲得“四川省綠色工廠企業”稱號。

放眼未來,總廠將圍繞西南油氣田公司“高質量上產500億”目標,緊盯全年生產任務,找准產能發揮潛力點,力爭今年天然氣處理量超166億方,全力以赴打造“安全、綠色、數字、效益、美麗”淨化廠,建設300億天然氣淨化基地。(馬春鵬)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