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醫視界

學習先進典型 感受“榜樣力量”系列宣傳——

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好惠民實事 讓群眾就醫更有獲得感

2023年09月15日18:26 |
小字號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發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近日,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對100個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和200名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他們在護佑群眾健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用愛匯聚成一股強大力量……為學習先進典型,感受“榜樣力量”,人民網重慶健康頻道推出系列宣傳。本期,我們走進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景。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景。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創建清廉醫院示范 辦好惠民實事

“自從被選為清廉醫院建設試點醫院以來,我們建機制、補短板、強監管、重防范,多措並舉全面實施清廉醫院建設。”走到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口,大門外的清廉醫院建設路徑圖清晰可見。

清廉醫院建設工作推進會。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清廉醫院建設工作推進會。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王榮剛介紹,今年以來,中心將清廉醫院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惠民愛民的實事來抓,在璧山區紀委監委及派駐紀檢監察組、區衛生健康委黨委的共同指導下,以“六個清廉聯動示范”為主要路徑,建機制、補短板、強監管、重防范,多措並舉全面實施清廉醫院建設。

“‘六個聯動’是一個閉環,落到實處才能抓出成效、作出示范。”王榮剛介紹,經過清廉醫院示范創建,進一步提高了診療服務質量,淨化了醫院風氣,實現了“三個增加三個下降”。2023年,全院診療人次持續上升,門診較上一年同期增加40.5%,住院人次增加8.8%,醫療業務收入增加2.76%,門診次均費用下降27%,藥品收費下降11.84%,信訪投訴下降55%。醫院獲評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1名醫生獲“璧山區最美醫生”稱號。

提升服務能力 切實改善就醫感受

“在家門口就能把‘小手術’做了,真方便!”近日,家住塘坊社區的鄧阿姨在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脂肪瘤切除手術,“不用專門坐車到區裡,省了不少麻煩,還節約了很多錢。”今年以來,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一些適宜的外科手術,比如清創縫合、包皮手術、體表腫物切除術等,實現了一級外科手術零的突破,更多居民選擇“家門口”就醫。

排隊取藥。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排隊取藥。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為了不斷滿足群眾健康需求,近年來,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人才建設、環境改善作為重要抓手,通過依托“三通”精准幫扶、“兩部一館一專區”建設、基礎設施設備完善等,全力推進體制改革,基層診療能力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得到切實提升。2022年全年診療人次近11萬,較2021年增長5.98%﹔出院749人次,較2021年增長19%﹔中醫治療人次較2021年增長近3倍。

霧化吸入技術指導。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霧化吸入技術指導。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王榮剛介紹,通過臨床教學查房、培訓講座等方式的指導,中心臨床醫師臨床診療能力得以提升:兒科、口腔科門診實現了“從無到有”,多項適宜技術得到推廣,2022年,中心兒科門診量達1.6萬余人次﹔在慢病診療方面,2022年高血壓門診人次達一萬余人次﹔中心開展的乳腺超聲、婦科超聲及腹部超聲、泌尿系統超聲等從專業知識及實際操作能力均得到明顯提高。

社區義診。璧山區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據悉,作為璧山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醫療機構,青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率先探索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分享到對口幫扶單位——璧山區人民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9月1日,璧山區人民醫院派駐5名醫療專家到此,進行全脫產蹲點式精准幫扶。他們將從醫療管理、體系建設、專科建設、能力提升等方方面面進行培訓、指導,進一步提升中心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

在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方面,中心不斷拓展診療項目。近年來,在現有醫療設備的基礎上,先后增添了GE全身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骨密度檢測儀、肺功能檢測儀、幽門螺杆菌檢測儀、中醫康復儀等醫療設備,並將增設螺旋CT一台。在中心的“十四五”規劃中,將擴建住院樓,群眾就醫環境將不斷改善。

“獲得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對團隊來說,不僅是一種工作認可,也說明這幾年我們的努力讓群眾就醫更有獲得感和安全感。”王榮剛表示,以此為契機,中心將積極發揮示范作用,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凝心聚力促發展、提能力,讓居民在家門口看上病,看好病。(蔣永勁)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