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在渝演繹經典
重慶大劇院每年引進項目中,國際演出佔60%以上

9月17日,重慶大劇院大劇場,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音樂會現場,精彩演出贏來觀眾熱烈的掌聲。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歡呼、起立、喝彩、鼓掌……9月17日晚上,重慶大劇院大劇場,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音樂會落幕時,指揮丹尼斯·羅特耶夫面帶微笑,攜樂團全體演奏家多次謝幕。這個來自柴可夫斯基故鄉的世界知名樂團,用經典的俄羅斯古典音樂,陪伴重慶觀眾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古典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杰出代表,被視為“俄羅斯音樂之魂”。他的作品在中國流傳甚廣,他也被中國樂迷親切地稱為“老柴”。
音樂會上半場,樂團帶來了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這是為音樂家贏得國際聲譽的第一部交響曲,也是所有交響曲中最富變化的一部。
下半場的第五交響曲也被稱為柴可夫斯基的“命運交響曲”,折射著社會變遷與個人遭遇對柴可夫斯基創作思想的影響。
這台由享譽世界的俄羅斯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獻上的時長約兩小時的音樂會,令觀眾連呼“過癮”。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的演繹既細膩圓潤,又有爆發力,還有磁性。這是真正‘俄派’的音樂表現。”80后樂迷劉沁曾在歐美多國欣賞過交響音樂會,“整場演出如同劇院旁邊波光粼粼的長江奔流跌宕,亮點不斷,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今晚演繹的‘老柴’第四、第五兩部交響曲,是我們廣泛征詢樂迷意見后做出的選擇。”重慶大劇院總經理賀文表示,高水准的國際文化交流有助於增強重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影響力,目前重慶大劇院每年引進的項目中,國際演出佔60%以上,“今晚的演出也說明重慶樂迷具備很高的音樂素養。”
“欣賞世界名團演出,對樂迷來說是一種幸福。”重慶大劇院愛樂童聲合唱團團長劉曼說,交響樂是古典音樂皇冠上的明珠,名團名曲有助於提高大眾對古典音樂的審美,進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高雅藝術其實並不神秘遙遠,它值得更多人去聆聽。”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有著純正的俄羅斯古典音樂傳統,他們帶著老柴兩部經典來到重慶,既是東西方文化對話,也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意義。”重慶市音協主席、重慶市歌劇院院長、重慶交響樂團團長劉光宇表示,本場演出是一種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的高雅藝術普及,“重慶觀眾的音樂素養越來越高,越來越懂欣賞了。期待多引進一流樂團,演繹經典,在文明的交流互鑒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記者 趙欣 見習記者 楊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