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收促和美 巴南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石灘鎮舉行

活動現場。李攀攝
金秋石灘,五谷豐登,稻菽卷起千層浪。9月21日,“慶豐收 促和美”重慶市巴南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鄉村“村晚”活動在石灘鎮舉行。今年巴南區農民豐收節遵循“農民主角、農業主線、農村主場”為原則,按照“1+3+1+N”(1個主會場、3個分會場、1個專項活動和若干個活動點)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巴南區“十佳高素質農民”現場頒獎。李攀攝
21日上午,石灘鎮主會場的豐收節活動在激情洋溢的《豐收鼓舞》中拉開序幕。接下來,音樂劇《咱村有了新氣象》以及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洞山歌”為素材創作的一首男聲表演唱《打個幺台唱豐收》等歌舞節目依次登場。
巴南區副區長冉仁均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巴南區堅持黨建引領,圍繞“都市大花園、農業大基地、全民大健康”三大發展定位,全力打造高品質、高附加值“雙高”現代農業先行區,成功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區。今年上半年,全區農業增加值21.8億元,居中心城區第1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3元,居全市第2名。
市民在石灘鎮選購特色農產品。李攀攝
開幕式上,戴巧紅、王鳳、余德海等10名優秀農民被授予“十佳高素質農民”獎項,此外,企業代表和個人代表,開展了“耘農我有+”現場認養舉牌儀式。
“目前,巴南區已建成首批數字認養農業基地18個,‘耘農我有+’數字認養平台上線50余種具有巴南辨識度的特色農產品。”巴南區農業農村委主任左川介紹,今年巴南區著力打造“我有一畝田”“我有一片園”“我有一棵樹”等“我有+”認養農業品牌,依托“耘間·農業產業互聯網”的“耘農我有+”平台,採用“數字農業+線上認養+線下體驗”模式,形成生產數字化、流程規范化、銷售多元化、信息智能化、產品可溯源、農文旅結合的特色農業生產銷售格局,激活農村經濟發展新勢能。市民可通過數字認養方式,購買巴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並可通過該平台掌握認養對象的“生長條件”和“陪伴”認養對象的“成長”過程,最終享用“親手定制”的放心成果。
據悉,今年巴南區農民豐收節在石灘鎮主會場還將開展鄉村青年交友會、田園運動會、農產品(電商)市集、稻田音樂會等形式慶豐收。另外3個分會場設在木洞鎮、麻柳嘴鎮、東溫泉鎮,將通過稻田演繹木洞山歌、割谷子比賽、民俗文化匯演、豐收美食節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現巴南區農業農村新風貌,鄉村振興發展新成果。
據介紹,9月22日-25日,巴南區還將組織區內24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這次西交會作為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專項活動,將有100余種巴南優質農產品參展。(李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辦得好丨小車強行變道超車險釀事故 網友留言后獲迅速處理
- 人民網重慶9月21日電 (陳琦、劉祎)“沒想到在自駕游途中遭遇的一起違章超車,經‘領導留言板’反映后,得到迅速高效處理,特別感謝人民網平台!”電話那頭,正在拉薩和朋友結伴旅游的湖北市民李先生連聲感謝。【留言原文】 9月4日,李先生駕駛兩輪摩托車從湖北恩施出發途徑重慶市石柱縣。…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