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區“民生保障”發布活動在花溪街道舉行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一直以來,巴南區始終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展的根本目的,聚焦“民之所盼”、力行“民之關切”、服務“民之所需”,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9月26日上午,“發言人來了”巴南區“民生保障”發布活動在巴南區花溪街道舉行。巴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周密及來自巴南區人力社保局、區教委、區住房城鄉建委、區民政局、區醫保局的發言人與現場群眾展開面對面交流,並回答群眾提問。
聚力穩就業 扎實惠民生
“近年來,巴南區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保持了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今年1至8月,巴南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3萬人,同比增長53.4%。”發布活動上,巴南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周密談到。
據周密介紹,巴南區圍繞“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四方面推進相關工作。通過“政策提能讓群眾就業有崗位”“拓寬渠道讓群眾就業有路子”“強化培訓讓群眾就業有能力”“精准幫扶讓群眾就業有保障”四項措施,落實一系列穩就業政策,培育新就業增長點,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缺場地”“缺資金”問題,並大力推行“崗位+培訓+就業”“用工企業+培訓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培訓模式,通過梳理有招聘需求的企業、針對性開展培訓、組織校企招聘會的方式,助力求職者與企業“雙向奔赴”,實現培訓即上崗。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巴南區多渠道籌集市場化就業崗位3554個、見習崗位1405個,建立及時發現、分類幫扶、動態管理機制,確保困難高校畢業生“應就業盡就業”﹔針對重點困難群體,巴南區摸排建立“雪中炭火”就業幫扶台賬,根據意願和需求精准落實崗位推薦、免費培訓等措施。
據介紹,今年,巴南區針對企業集中訴求問題安排財政資金4100萬元,出台8項助企紓困提能措施,落實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發放就業補助資金4076萬元,階段性降低失業費為企業減少成本4443萬元,穩住就業崗位28.7萬個。同時,僅軟信產業,巴南區就創造就業崗位3000余個。
抓十大行動 促就業創業
為解決“就業難”問題,巴南區人力社保局開展了“十大行動”。
據巴南區人力社保局黨委專職副書記劉豐介紹,巴南區開展了就業政策落實行動、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職引未來”系列招聘行動、創業服務支持行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青年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行動、職業體驗專項行動、就業困難結對幫扶行動和就業權益護航行動。
“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穩定就業的企業,按2000元/人的標准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劉豐解釋:“這些政策看似企業得到優惠,實際上是為高校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今年以來,巴南區通過訪企拓崗、上門收集、統籌共享等方式,籌集市場化就業崗位1萬個以上,還將集中開展“百日千萬”專項招聘。年底前,將再公布360余個事業單位崗位,部分崗位專門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
同時,巴南區加強創業指導、創業融資、場租減免、証照代辦等創業服務,全過程支持自主創業﹔對所有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進行一次摸排,“點對點”提供“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機會﹔正持續發布職業技能培訓開班信息,有培訓意願的畢業生可報名參訓﹔組織未就業畢業生到企業實地參觀體驗,通過訪企探崗、招聘對接、跟蹤指導等方式促進就業﹔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施“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准幫扶﹔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清理整頓,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巴南區還拓展信息傳輸等新興行業企業見習崗位。目前,該區備案就業見習基地247家,已開發見習崗位1405個,預計今年還將開發400余個崗位。
劉豐還提醒:“大家在求職過程發現有濫用試用期、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等情況,可撥打12333投訴舉報。”
辦滿意教育 讓人民滿意
近年來,巴南區教育發展勢頭持續強勁,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持續完善,教育影響力和辨識度持續提升。讓市民不僅能“有學上”,而且能“上好學”。
發布活動上,巴南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舒德茂公布了該區在教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並回答群眾提問。
“辦理助學貸款政策的大學生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如何辦理?”有群眾提問。
舒德茂回答:“對於新辦貸款的,首先需要完成‘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學生在線系統’上的在線申請,之后貸款學生需攜其共同借款人及兩人的身份証原件、戶口本以及學生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在校大學生提供有效學生証),到巴南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進行現場辦理。如果已經辦理過的,現需續貸,則學生本人或者其共同借款人,任意一人帶上本人身份証到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現場辦理,也可以登錄在線系統按系統提示和要求進行在線辦理。”
經了解,巴南區還以“精准宣傳、精准摸排、精准落實、精准兜底、精准管理”為總體思路,深入實施學生資助工作,促進教育公平,確保“應助盡助”。今年上半年,已資助學生37000余人,資金達4000萬余元。
接下來,巴南區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進“民生、鑄魂、培根、領雁、健康、融合”六大工程建設,竭力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確保到2025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建成“江南宜學城,品質教育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改造老小區 創造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承載著居民對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改造的是居民新環境、新生活。活動現場,巴南區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何鬆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作,與群眾展開了交流。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重點是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設完整社區。”他介紹,巴南區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的改造原則,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實施改造。經過改造,巴南區990棟建筑的樓梯間現在已煥然一新﹔增設停車位600余個,有效緩解了相鄰小區的停車難問題﹔整改室內消火栓35棟,改造消防逃生窗口176個,拆除可燃雨棚544戶,居民生活更加安全﹔改造提升小區道路累計約5公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為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巴南區還打造了5個適老化廣場,設置了適老化座椅、活動器械、按摩步道、感應小夜燈、兒童設施等設施設備。下一步,該區將繼續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並結合實際打造一批“鄰裡中心”項目,提供社區服務、衛生服務、文化活動、鄰裡交往等功能和服務,推動建設完整社區、未來社區。
兜底強保障 用情暖民心
圍繞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持續增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備、未成年人保護聯動機制落地有效共三方面,巴南區民政局局長喻勤進行了介紹。
“巴南區嚴格執行落實好低保漸退、剛性支出扣減等政策,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喻勤談到,在全力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過程中,巴南區建成投用養老服務設施400個,引進專業養老服務企業,採取“中心帶站”模式,對投用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實行社會化運營,並健全老年人補貼發放制度。
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巴南區開展安全守護、防溺水、文身治理等專項行動,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法規宣講200余場﹔建立困境兒童常態化幫扶、兒童福利領域數據比對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
問答環節,有群眾關心巴南區高齡老人相關補貼政策的情況,喻勤耐心解答。
“巴南區的高齡津貼政策從2022年開始已實現全覆蓋。發放對象為具有重慶市巴南區戶籍且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80-89周歲老人120元/年,90-99周歲老人600元/年,100周歲以上老人3600元/年。”
國家政策好 居民有醫保
“重慶市基本醫保分為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又分為隨單位參保和以個人身份參保兩種情況……”發布活動上,巴南區醫療保障局局長梁利就醫保內容向群眾進行了介紹。
在隨后進行的問答環節,有群眾提問:“用電子醫保卡有什麼好處?在哪裡可以領電子醫保卡?”
梁利作答:“醫保電子憑証可與身份証、二維碼、人臉等生物特征相關聯,支持線上辦理所有醫保相關業務。全國通用,安全可靠,方便快捷,應用豐富,跨渠道通用,是參保人在全國范圍內享受醫保政策待遇、開展醫保業務的電子‘身份証’。醫保電子憑証不依托於實體卡,可用於藥店購藥、就醫結算、醫保查詢、跨省異地就醫備案、親情賬戶綁定等醫保服務。以前要在醫保大廳現場辦理的業務,如今在手機上就能直接辦理,真正實現‘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她還補充,市民可通過國家醫保APP、“中國醫療保險”公眾號、“渝快辦”、重慶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微信以及支付寶等渠道實現醫保電子憑証激活。
來源:巴南區人力社保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