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疾控中心開展學校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講座

“傳染需經三環節,三環相扣才實現……預防疾病齊動員,健康快樂到永遠。” 9月25日,江津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四屏小學開展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講座。
活動現場。江津區疾控中心供圖
講座現場,江津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以秋冬季多發的傳染病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解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見傳染病的主要症狀、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此外,工作人員還與學生一起學習“七步”洗手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講座,進一步提高了該校學生對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的認識。
相關鏈接:4種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起病急驟、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數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主要傳播途徑是病毒隨著打噴嚏、咳嗽、說話噴出的飛沫傳播以及接觸性傳播。
預防措施:
(1)根據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
(2)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3)合理安排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
(4)注意通風,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5)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接種流感疫苗。
2.水痘
水痘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發熱和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部最多,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皮疹常伴有瘙痒,皮疹一般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傳染性強,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傳染。
預防措施:
除注意空氣流通、流行期間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外,重點在於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皮疹全部結痂脫落為止,及時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手段。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症狀為急性起病,可有輕微發燒,口腔內部出現疱疹或潰瘍,疼痛明顯,手、足、臀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后轉疱疹(疹子周圍可發紅),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不痒不痛,少數病例較重。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主要傳播途徑是密切接觸傳播、呼吸道飛沫傳播,進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會被感染。
預防措施:
(1)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2)勤通風,盡量少讓幼兒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3)經常接觸的毛巾、水杯、玩具等要常清洗、晾晒、消毒﹔
(4)大人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觸孩子。切忌親吻孩子的嘴巴,這樣易傳染病毒。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患者可有發熱、怕冷、頭痛、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痛,張口和咀嚼時疼痛明顯,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整個病程約7-12天,一次感染后可終身免疫。傳染性強,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
預防措施:
(1)接種麻腮風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2)避免與患腮腺炎的人接觸,防止交叉感染。(戴興威)
來源:江津區疾控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