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搭建數字重慶“1361”整體構架
目前全市共享數據超1.2萬類

建設數字重慶,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關鍵變量。當前,數字重慶建設進展如何?9月26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數字重慶建設推進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市共享數據超1.2萬類,數據開放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大數據發展局局長代小紅介紹,市政府緊扣“最快系統部署、最小投入代價、最佳實戰效果、最大數據共享”要求,著力提升數字化技能、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形成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一體推進數字重慶建設的良好態勢。當前正著力搭建數字重慶“1361”(即一個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三級運行和治理中心、六大應用系統、一個一體化基層智治體系)整體構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是數字重慶建設的關鍵支撐。重慶正全力夯實數字重慶基礎底座,上線運行IRS系統基本功能,實現全市應用、雲網、感知、數據、能力組件等數字資源“一本賬”管理。統籌推進“一朵雲”“一張網”,積極謀劃建設視聯網,力爭實現數據傳輸、視頻應用、安全防護、新興業態“一張網”。加力構建數據資源體系,集中部署五大基礎數據庫,形成229個數據服務接口﹔統籌建設市級部門和區縣數據倉,按需打造一批主題數據庫,推進“數據高鐵”建設。加力打造能力組件體系,累計上架能力組件148個、調用量超800萬次。打造兩端“掌上辦”,“渝快政”注冊用戶53萬、日活用戶峰值40萬﹔抓緊重構“渝快辦”。
三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是實現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學治理的重要載體。重慶堅持“市—區縣—鄉鎮(街道)”一體部署,在市和區縣建設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在鄉鎮(街道)建設基層治理中心,全力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成果。目前,三級治理中心發布全國首個城市運行和治理大模型,開發迭代12個重點能力組件,形成事件上報、任務分派、事項流轉、事件處置、結果反饋上下貫通能力,“突發事件直報快響”“危岩地災風險應用”“情指行”等10余個應用接入三級治理中心運行。
數字黨建、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法治六大應用系統,是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具體落地。我市堅持把六大應用系統作為數字化變革的主戰場,設置跑道36條,84個市級單位梳理核心業務517項,編制“三張清單”策劃推出發展、服務、治理“一件事”場景172個,謀劃開發多跨協同數字化應用32個,上線運行重大應用26個。
一體化基層智治體系是數字重慶建設在基層的落地落細,能更好承接六大應用系統在基層綜合集成、協同賦能。我市堅持深化“黨建扎樁·治理結網”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改革,全力構建基層智治體系。穩妥推進“141”改革,推動鄉鎮(街道)職能體系重構、資源力量重組、運行機制重塑,全市設置網格6.4萬個、建立網格黨組織5.5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0.5萬名。細化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三級職責清單,實行清單化、規范化、閉環化管理,提質擴面在400個鄉鎮(街道)試點。(記者 王亞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