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用青春的一堂課帶領學生走進歷史、走向未來

結束14天軍訓的青年學子們,迎來了大學生涯“開學第一課”。9月26日,西南大學舉行“以青春之名傳承歷史 執青春之筆書寫未來”為主題的2023秋季新生“開學第一課”,從致歷史、致青春、致未來三個維度,向初入大學的青年學子們敞開校園、指引前路,幫助新生感悟校史底蘊,厚植家國情懷,砥礪強國志向。
開學第一課現場。西南大學供圖
“我的一切必須服從黨的需要。能不能經得起考驗,我的行動是最好的回答。”西南大學光大禮堂的舞台中央,飾演王朴烈士的羅藝老師鏗鏘有力地說出這一句誓言。
第一篇章“致歷史”將王朴烈士的感人事跡搬上了舞台,以話劇形式重現英烈紅岩魂。重慶是一座英雄之城,王朴就是這座城裡的英雄代表。為建立革命工作據點,他創辦蓮華小學、改辦蓮華中學、接辦志達中學,至重慶解放時,培養數百名學生﹔為籌集川東地下黨的活動經費,他與其母親變賣家產借與地下黨﹔被叛徒出賣關進白公館看守所后,面對敵人的勸降,他正氣凜然,不為所動,最終被殘忍殺害。
“沒有英烈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祖國的強大,我們會銘記英雄、傳承精神,不懈奮斗。”新聞傳媒學院2023級新生胡藝銅談道。
西大學子陳玥瑚作主題分享。 西南大學供圖
第二篇章“致青春”邀請兩位高年級同學為大家講述自己的勵志故事。來自水產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陳玥瑚以《做一條奮力游動的魚,奔向星辰大海》為題,與學弟學妹分享了自己把青春扎根在廣袤的實踐大地中,將小我與大我緊密相連,將個人的夢想與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緊密相連,力求用專業所長使更多人擁抱美好生活的奮斗歷程。在夢想的牽引下,陳玥瑚把奮斗足跡串聯起來,先后斬獲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第十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銅獎,並獲評重慶市優秀本科畢業生、重慶市創新能力提升先進個人等獎項。她以“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這項全國僅有十位的殊榮為自己、為母校爭得榮譽。
西大學子張凱分享自己的“冠軍信念”。西南大學供圖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成都大運會上,西南大學健兒以8金、5銀、1銅的優異成績書寫了輝煌,刷新了歷史,斬獲跆拳道男子80公斤級冠軍的西南大學體育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凱在“開學第一課”現場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面對機遇,從遇到、抓住、積澱、挑戰等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辛歷程中,張凱完成了自我超越。他表示,永不枯竭的前進動力和成功秘訣在於堅守一個信念——為國爭光、為校添彩。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講授“開學第一課”。西南大學供圖
在第三篇章“致未來”中,學校黨委書記李旭鋒寄語2023級新同學以青春之名傳承歷史,執青春之筆書寫未來。他圍繞西南大學校訓展開,從厚植文化之根,感悟西大人的堅守與追尋﹔賡續文化之魂,體認西大人的理想與情懷﹔傳承文化之脈,踐諾西大人的奮進與擔當三個方面為新生們刻以“含弘光大,繼往開來”共同的文化印記,探尋共同的“精神密碼”。他希望同學們保持獨立思考、瞄准學科前沿、注重實踐積累,深深扎根腳下這塊土地,自覺傳承文化之魂脈,繼續發揚精神之力量,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創造屬於青年人的新時代。
此次開學第一課同樣也是一堂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大課。近年來,西南大學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以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等工作為抓手,打造了以“開學第一課”為重點的系列精品課程,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提升育人質量,在師生中取得了熱烈反響和一致好評。接下來,西南大學將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打造多維課堂、深耕日常教育,以實施“時代精神鑄魂工程”為契機,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努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林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