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打造四大培養方向 重慶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揭牌成立 

2023年10月14日21:31 |
小字號

10月14日,重慶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教育中心(簡稱“重慶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揭牌儀式在該校花溪校區舉行,這是該校MPA教育發展史上的裡程碑事件。

中心秉持“厚公管之學、育公管之思、強公管之能、寬公管之用”的人才培養目標,致力於培養具有高尚公共精神、深厚理論基礎、精湛管理技能和寬廣適應能力的高層次公共管理人才。

現場,巴南區委組織部和花溪街道相關負責人還為重慶理工大學研究生專業實踐基地進行授牌,校地雙方將深化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探索校地互惠互利、共融共促合作模式,打造集教學、科研、實踐於一體的綜合培養基地。

重慶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揭牌儀式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四大培養方向

管理學科開啟新征程

社會建設不斷發展,對高水平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重慶理工大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對接產業行業發展需要,學校管理學科持續文理兼修,致力於培養應用型高級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2021年,重慶理工大學獲批新增MPA授權點,正式成為MPA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如今,MPA教育中心的成立也標志著學校管理學科進入發展新征程。

據了解,中心整合學校優勢資源,依托管理學院組建,立足“植根基層,立足重慶,服務西部”的人才培養定位,重視德行人品修養與夯實通識學理基礎、強化實踐能力鍛煉與綜合素質拓展有機統一。

目前,中心結合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重點打造了“地方政府管理與公共政策”、“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管理”、“老齡化社會服務管理”和“公共體育服務管理”四大培養方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重理工MPA教育體系。今年,重慶理工大學MPA教育中心也迎來首屆新生32名。

三重維度

助力MPA教育中心建設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

“MPA教育打破了傳統校際之間的壁壘,架起了學術交流的‘立交橋’,對校際間的交流互促、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揭牌儀式上,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王健談到。

而在實際探索中,中國式現代化與公共治理創新實踐對管理學和文科教育不斷提出新挑戰,對MPA教育的現代化、科學化和專業化不斷提出新要求。對此,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從學校創業發展的新起點、新文科變革發展的新機遇、公共治理創新的新使命等三重維度,對MPA教育中心提出三點建議。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立足新起點,在重理工創業發展的大布局中確立定位。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MPA教育中心要放眼學校創業發展新征程、立足揭牌成立新起點、找准自身工作切入點,從學校長遠發展、整體發展的全局來確立自身的目標定位,全面提高MPA教育培養質量水平。

把握新機遇,在文科轉型變革的大趨勢下謀劃發展。MPA教育中心要以新文科建設為引領,聚焦MPA職業勝任力提升,積極探索構建具有重理工特色的MPA教育模式,著力培養具有強烈本土化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創新型治國理政人才。

擔負新使命,在公共治理創新的大環境中彰顯擔當。MPA教育中心作為培養公共管理人才的專門機構,要切實擔負起使命責任,對標國家和地方公共治理人才需求,主動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見行見效。

康騫表示,希望廣大MPA教育工作者和MPA學員以重理工校園為基點,從廣闊的實踐沃土中、從豐富的實踐案例中總結公共治理創新的經驗、智慧和規律,為推動國家公共治理創新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條路徑

助力育人效能全面提升

站在新起點,重慶理工大學將如何以MPA教育中心的成立為契機,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滿足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新時代高級公共管理人才?會上,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代應提出三條路徑。

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代應發言。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堅持構筑學科優勢與彰顯方向特色相結合。中心將圍繞學校“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國防兵工”辦學特色,對標學院“162363”的總體發展規劃,凝練學科特色,構建適應新文科建設要求的學科專業發展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強化理論創新與融入社會實踐相結合。中心將充分運用公共管理學科前沿理論作為教育指引,提升公共管理人才理論水平。同時以社會需求為引領,以重要問題為導向,積極打造社會實踐和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平台和應用場景,提升學生在公共管理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堅持優化校內師資與拓展校外資源相結合。中心將借助學校優質辦學資源,整合優化校內MPA教育師資,充分發揮校外導師的橋梁作用,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黨政機關和社會組織建立廣泛聯系,深化合作,著力打造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緊密圍繞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建構MPA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代應稱:“我們將以MPA教育中心成立為契機,不斷強化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推進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目標任務,實現學院育人效能全面提升。”(晏紅霞)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