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率先出台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工作規范

人民網重慶10月17日電 近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公布《重慶四川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進一步深化溝通協作、健全合作機制,推動形成川渝兩省市消費者權益保護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合力。
據了解,重慶四川兩省市檢察院、消委會將公益訴訟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緊密結合,針對侵害兩省市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呈現跨區域、鏈條化的趨勢,在總結前期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四方共同起草公布了《工作規范》。
《工作規范》對兩省市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線索移送、起訴告知、支持起訴、調查取証、執行跟蹤、訴源治理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建立了調查取証協作、訴訟請求協商、執行跟蹤協作、訴源治理協作、常態化聯絡協作、聯合宣傳、資源共享和交流學習等9項協作配合機制。
《工作規范》明確了異地消協組織有權跨省域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可以有效克服跨省域公益訴訟案件審理造成的信息不暢,避免了案件重復起訴造成的司法資源浪費,探索了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環境下跨省域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的救濟機制,擴大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保護范圍,對於探索多維度、跨區域公益訴訟制度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據介紹,兩省市消委會在各級檢察機關支持下共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36件,其中食品藥品安全領域11件、知識產權保護領域11件、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領域10件、未成年人權益保護3件、不公平格式條款1件,以共同原告形式聯合提起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1件,涉及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72.84萬元,幫助農民銷售惠農產品712.85萬元,初步達到了“辦理一案、震懾一批、教育一片、規范一業”的效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兩省市檢察機關溝通配合,在《工作規范》指引下力爭提起影響力較大、具有辨識度的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維護川渝消費領域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兩省市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制度貢獻更多新的司法實踐樣本。”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谷丹說。(劉政寧、夏金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