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見大師︱陳曉虎:讓重慶橋梁更具“仙氣” 讓市民感受山水城橋之美
不久前,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重慶市人社局聯合公布了第六屆“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此次入選的大師,在勘察設計行業內資歷深厚,成績斐然,重慶很多市民耳熟能詳的項目均出自他們之手。
“十四五”時期,重慶將充分發揮勘察設計在城市建設中的靈魂先導作用,持續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體制改革。人民網重慶頻道陸續推出“渝’見大師——人民網對話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系列訪談”,跟著大師一起去了解城市建設項目背后的故事,展望行業發展未來。本期欄目對話陳曉虎,聊聊他是怎樣為重慶橋梁打造“仙氣飄飄”造型的。
大師名片
陳曉虎
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林同棪國際(中國)副總裁兼總工程師陳曉虎
陳曉虎
大江奔涌,楚天寥廓。
一座座大橋在“橋都”重慶的江上山間,凌空越阻,千姿百態。
“這裡天然就是一個建橋的好地方!”已經是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曾主持參與設計了千厮門嘉陵江大橋、東水門長江大橋等重慶市民耳熟能詳項目的陳曉虎,如今回想起十多年前自己剛到重慶時的場景,依然印象深刻,“可以說,我對山清水秀的重慶是一見鐘情。”
這十幾年來,陳曉虎為自己參與設計的每一座橋梁量身打造“仙氣飄飄”的造型,不斷用新材料、新工藝為重慶市民創造美好生活公共空間。他說:“設計者就是要為這座城市做最因地制宜、最適合的設計,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紀門軌道大橋。受訪人供圖
三管齊下 為過江軌道列車降噪
人民網重慶:您和您的團隊參與設計了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厮門嘉陵江大橋等等市民朋友非常耳熟能詳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有沒有您覺得特別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陳曉虎:重慶是一個典型的大山大水城市,它建橋的邊界條件是非常復雜的,受到的限制也非常多。比如說究竟選擇什麼樣的橋型方案,要通過不斷地與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建設業主乃至后期的運營單位溝通來調整設計方案,這是每一座大橋都會碰到的共性問題。同時,它也會出現一些個性化的挑戰。 就以新通車的軌道交通10號線過江通道—南紀門軌道大橋舉例,規劃預留的橋位實際上是穿越了南濱國際的兩個塔樓,跨越長江主跨達到480米。那麼,穿過兩個塔樓,怎麼樣保証我們的噪音控制在環評的允許范圍之內?
我們多管齊下用了幾種新的技術。首先對大橋的主梁採用了鋼-混組合結構,用混凝土橋面來替代鋼橋面,減小結構噪音。其次,軌道交通10號線在南紀門軌道大橋上的軌道,採用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它能夠有效降低輪軌的噪音。這也是這種新型的軌道道床在重慶橋梁建設上的首次運用。
另外,在南濱國際塔樓側面,我們使用了全封閉的聲屏障。“三管齊下”之后,現在軌道列車通過的噪音已經大大降低。
東水門長江大橋。受訪人供圖
量身打造 讓“兩江大橋”更纖巧輕靈
人民網重慶:您曾經說過重慶的橋梁應該有“仙氣”,您覺得重慶橋梁的造型有哪些體現了這一點?
陳曉虎:重慶獨有的山水態勢要求我們在城市裡建橋,就要盡量把大橋結構做得不要那麼厚重、笨重。把這些大的構件做得更加纖巧、巧妙一些,這樣就可以跟整個城市的自然態勢以及城市的天際線相契合。
以東水門長江大橋和千厮門嘉陵江大橋來舉例,這兩座大橋合稱“兩江大橋”,也是連接“兩江四岸”最核心的兩座橋梁。在設計這兩座橋梁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在保証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盡量不要讓橋梁結構遮擋江面上的風景。所以,我們就把橋塔做成了一個上下都非常通透的“天梭”形狀,讓大家走在橋面,就能夠一眼看到對岸。
同時,從兩岸視角、船行視角出發,我們盡量把斜拉索結構用得越少越好。大家如果仔細看東水門長江大橋,會發現它每一個橋塔有9對斜拉索,而千厮門嘉陵江大橋因為橋塔承擔的跨度要大一些,所以它有10對。與重慶其它大橋或其他城市的大橋相比,這兩座大橋斜拉索的對數和密度都要少得多。
這就是因為在設計之初,我們就考慮到用最少的斜拉索數量來呈現效果,把整個橋的秀美、不與城市天際線爭鋒的特點充分地展現出來,這一構思無疑是成功的,兩座大橋現在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千厮門嘉陵江大橋。受訪人供圖
綠色低碳 智能建造大有可為
人民網重慶:您目前工作的重點是什麼?對於重慶未來橋梁的發展方向有哪些展望?
陳曉虎:當然還是大橋的設計和研究,這是我工作了這麼多年的一個積累,也是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工作。特別是在“雙碳”目標提出后的當下,我的工作重點會更傾向於研究在建橋的過程中,如何用一些新的高強材料及用智能化的建造方式去減少碳排放,以及讓后期運營的碳排放也相應減少。另外,在建造如何與數字化相結合、基建行業如何更好地實現數字化方面,我們也一直在努力。
“安全、實用、經濟、美觀”是過去橋梁設計的四個基本原則。未來,不管是在重慶還是全球的發展趨勢,我想可以再加上兩個詞,一個是“低碳”,一個是“耐久”。所以怎麼樣去把基礎設施做得更加綠色,把它壽命做得更加長,這是我對未來整個行業發展的期望。(唐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