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視頻>>訪談

不同膚質的秋冬養護指南

2023年11月01日10:31 |
小字號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觀看人民網健康視頻節目,我是文彥。秋季來臨,空氣干燥、多風少雨,皮膚護理不當很容易發生不適或過敏。那麼,面對秋冬季節的來臨,不同膚質人群應該如何養護呢?今天,我們邀請到重慶時光整形美容醫院皮膚科主任尹曉鳴,和大家聊一聊秋冬皮膚護理的相關知識。尹主任,你好!

尹曉鳴: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尹主任,秋冬季節常見的皮膚問題有哪些呢?

尹曉鳴:皮膚經歷過炎熱的夏季,迎來了干燥的秋冬季節,這時室內外溫差較大,皮膚需要快速適應不同環境,不同膚質所表現的症狀也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四種皮膚問題:

第一干燥缺水:經過夏日,皮膚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大量流失,臉上變得越來越干燥,加上秋風很容易帶走皮膚水分,皮膚會變得越來越干燥起皮甚至皸裂。

第二返黑長斑:夏天紫外線強烈,防晒不足容易引起黑色素形成,到了秋季氣溫下降、水分又缺失,黑色素顆粒無法代謝,聚合在皮下就會膚色變黑甚至長斑。

第三起皮脫皮:秋冬氣候干燥風大,身體容易流失水分,會導致皮膚粗糙,也會導致局部角質層脫落,皮膚有明顯的粉狀、起皮、脫屑現象,也可能有沙沙的粗糙之感。

第四敏感長痘:夏日暴晒造成皮膚受損,肌膚免疫力下降,皮膚代謝變慢,儲水能力減弱,皮膚易長閉口,爆發小痘痘,嚴重者會出現敏感、泛紅、干痒等肌膚症狀。

主持人:根據膚質,皮膚大致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尹曉鳴:皮膚的膚質一般可以分為油性皮膚、干性皮膚、混合型皮膚和敏感肌膚,不同膚質症狀表現各有不同:

干性皮膚:這種皮膚本身油脂和汗腺分泌較少,表皮較薄且脆弱,肌膚自身的鎖水和自我保護能力均“先天不足”,水分極易流失,加上秋冬氣候干燥,皮膚極易出現緊繃、有皺紋甚至脫屑等症狀。

油性皮膚:其特點是皮脂腺分泌旺盛,有人以為油性皮膚秋冬不易干燥。其實不然,油皮只是油多水不一定多,同樣需要調整水油平衡,否則會出現毛孔粗大、皮膚粗糙、長斑點等症狀,同時皮膚比較油膩。

混合型皮膚:皮膚皮脂、汗液的分泌是平衡的,但分布是不均勻的,T字部位易出現油膩現象,而臉頰和其他部位則較為干燥。表現為膚色不勻、皮膚暗黃、局部出油量大導致黑頭和毛孔粗大等問題。

敏感肌膚:這種皮膚在接觸外界各種刺激如日光、冷、熱及化妝品后,比較容易出現紅斑、丘疹,自覺瘙痒或刺痛,用敏感物質進行斑貼試驗反應為陽性,尤其在季節交替時期尤為脆弱。

主持人:不同膚質的秋冬護理有什麼區別?

尹曉鳴:無論任何類型的皮膚,秋冬護理離不開這三點:第一做好適度清潔﹔第二關注控油抗炎﹔第三合理保濕補水。除了這三點,各類膚質護理重點則各有不同。

干性皮膚護理,日常建議選擇高效的保濕產品進行皮膚養護,如果想要進行醫美干預,注意選擇具有保濕和修復功效的項目,深層補水養護,由內而外效果更佳。

油性皮膚護理,日常注意定期深層清潔肌膚,選用質地清爽的保濕和控油類護膚品。醫美思路則要著力於毛孔粗大和愛出油等問題。

混合型皮膚護理,建議分區進行皮膚保養,面頰部位使用高保濕產品,局部做好控油和毛孔收縮護理。當然也可以針對不同部位採取醫美補水、嫩膚護理,既能滋潤干燥部位,又能收斂油光部位。

主持人:一些特殊的皮膚問題,如長斑、皮膚敏感,秋冬季應該如何處理?

尹曉鳴:對於有色沉和長斑的人群來說,秋冬季節是祛斑的好時機。在秋冬季節,陽光中的紫外線強度較低,因此防晒問題比較好解決,祛斑的治療效果也會得到提升,再加上氣溫低皮膚排汗較少,比較適合祛斑后的皮膚保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色沉和色斑類型,在激光治療、水光補水等產品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進行處理。

對於敏感肌膚的人來說,做好補水和保濕護理工作,增強肌膚的抵抗能力是第一步。由於這類人群皮膚易發紅、過敏、發痒,建議選擇比較溫和親膚、修復敏感肌的醫美項目。

敏感肌的治療一定要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切不可隨便到美容院進行皮膚治療,否則不僅不能緩解,還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使角質層變得稀薄,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

主持人:作為皮膚科醫生,您對於皮膚保養有哪些心得?

尹曉鳴:皮膚科有自己的護膚原則,即先建立健康的皮膚屏障,其他護膚的都是錦上添花。

很多人做皮膚護理,長痘就隻祛痘,干燥就補水、祛斑就隻祛斑……其實大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皮膚出現問題都是內部亞健康的體現。如果大家隻關注皮膚表面問題,皮膚會持續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皮膚損傷。

總之,想要解決皮膚亞健康狀態,使皮膚保持健康穩固地狀態,首先要激活皮膚自愈力。一建防護,打造皮膚平衡狀態﹔二促循環,增強皮膚代謝能力﹔三補基質,修護皮膚屏障,重建強韌,促進皮膚新生。層層遞進,才能更好地穩固皮膚狀態。

最后,建議求美者在選擇醫美護膚項目前,一定要咨詢專業的皮膚科醫生,根據個人的需求和膚質特點,選擇合適的醫美皮膚養護方案,而不是盲目跟風,覺得什麼項目火,就選擇什麼項目。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尹主任的分享,同時感謝大家的關注,再見!

尹曉鳴:再見!

(責編:劉祎、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