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召開

11月4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西南大學召開。大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主辦,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承辦。
年會現場。西南大學供圖
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本次年會聚焦“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我國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來自全國70多所高校以及27所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機構的近400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共聚西南大學參與本次學術年會,同時,大會通過線上直播觀摩開幕式和主旨報告,共同分享、探討特殊教育的高質量成果。
周光明致辭。西南大學供圖
西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光明對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及特殊教育專業的發展歷史與成果做了詳細的闡述,他談到中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必須找准建設中國特色特殊教育現代化的著力點,走好走穩腳下的路,在更高起點上迎接挑戰,在更高水平上推動發展,確保下一階段取得高質量發展成果。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發展處副處長宋長遠表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使師范生熱愛教育、理解教育﹔師范院校要加強對教師隊伍需求的研究,與所在地區的醫院、社區合作,培養高質量的特殊教育師范生人才﹔全面提升特殊教育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能力,形成引領性、實踐性的特殊教育專業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在大會上對特殊教育研究分會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是強化理論研究,服務高等特殊教育改革發展﹔三是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學會一流分支機構建設。
鄧猛作報告。西南大學供圖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鄧猛作了題為 “中國特殊教育學科建設的思考”的報告。他談到,特殊教育理論發展需要范式變遷,要基於科學証據,通過實証研究創新更多的特殊教育理論,凝練研究特色,凝練本土話語體系,引領研究范式變革,建立多元研究范式,共同打造中國特殊教育理論。
曹同濤作報告。西南大學供圖
隨后,濱州醫學院教授曹同濤作了題為“殘健融合 共融成長——《融合教育社會綜合實踐》國家一流課程建設與探索”的報告。他表示,面向新時代殘疾人大學生高端就業、高質量生活的需求,課程未來將以校內校外融合為切入點,通過融合校園教學體系建設、無障礙資源建設與仁愛文化建設,助力殘疾人大學生回歸社會。
趙斌作報告。西南大學供圖
最后,西南大學教授趙斌作了題為“特殊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的報告。趙斌談到,西南大學特殊教育未來將加強專業宣傳,提高社會認同度﹔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學科話語權﹔注重學生教育情懷的浸潤﹔加強優秀畢業生和校友分享、引導﹔加強學科教師和資源教師培養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特殊教育專業的建設。
據了解,此次年會除了主旨報告,還將通過特殊教育專業建設、融合教育發展、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特殊兒童教育康復、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等五個分論壇,以及海報發表、電子論文集的形式,進一步展現特殊教育研究者在推進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