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藥草香》入選2023年重慶市優秀科普作品

近日,重慶市科技局組織開展的2023年重慶市優秀科普作品評選結果揭曉,《詩詞藥草香》入選2023年重慶市優秀科普作品。
《詩詞藥草香》。江津區中醫院供圖
據悉,《詩詞藥草香》一書的主編團隊由江津區中醫院牽頭組成,參編團隊涵蓋重慶市中醫院、江津區中醫院、重慶市醫院高等專科學校、北碚區中醫院、永川區朱家坨鎮衛生院等中醫院校的專家、學者、臨床中醫藥師,更邀請到了全國名中醫、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巡視員、主任中醫師、全國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周天寒,重慶市名中醫、重慶市中醫院副院長李延萍作為主審,全程把關。
兩年多的時間裡,20余位中醫專家學者遍尋古詩詞、中醫典籍,最終選取了146種中藥,秉承“可讀性、趣味性、文學性、科學性”的原則進行編輯、歸納、整理,通過閱讀性強、趣味性強的小品文形式,用科學普及的思維對中醫藥相關知識進行了詳細介紹。
“借古人詩文,普及中藥之作用。那些嵌在詩詞中的中藥,可怡情、可悅目、可賞心、可療疾。”這是《詩詞藥草香》一書的主編之一,江津區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孫景環寫在前言裡的話,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出現的146種中藥材大多為生活中、中醫處方中,大家耳熟能詳,卻不一定懂得如何識別藥性、有何禁忌配伍等的中藥材。
為此,書中對於每種中藥的介紹除了中藥詩詞、中藥典故外,更涵蓋了中藥識別、中藥功效、使用禁忌、針對不同病症的中藥配伍等。例如書中在對“白芍”的介紹中,除了附有宋代范仲淹的《桐廬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畫白芍藥予來領郡事因》一詩外,還詳細介紹了白芍的功效,以及如何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治療痛經、腳氣腫痛等症的中醫藥方,可以說這既是一把打開中醫藥詩情畫意大門的“鑰匙”,也是我們日常養生療疾的“秘籍處方”,真正實現了“故事與今文交融,人文與藥用相合”,對廣大中醫藥愛好者來說都頗有裨益。(江津區中醫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