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 2023川渝住博會展示了這些“黑科技”

11月16日,以“川渝合作 共建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為主題的第三屆川渝住房城鄉建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來自川渝地區住建領域的企業為市民帶來了哪些“黑科技”?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一起去看看。
全屋智能家居系統模型。唐鑫攝
智能家居系統能安防能節能
在重慶智慧小區展館,一個看上去和行李箱一模一樣的黑箱子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模型展示的是“華為全屋智能家居系統”。這個系統將空間分為十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包括“照明”“遮陽”“安防”“網絡”“影音”等,可以隨用戶需求而進行調節。
“系統還裝有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可以識別用戶的行動及行為。”該工作人員舉例,比如家裡沒人或者用戶躺下休息,系統識別到以后可以自動調節燈光明暗或關閉照明,實現節能﹔家裡的老人摔倒在地,系統也能自動告警。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系統不僅能提升用戶的生活體驗,還能讓空間信息變得可視可控,產生健康、節能等附加價值。
除了智能家居,重慶市智慧小區展位還布展了智慧小區建設情況、管線數字化管理系統、小區環境監測系統等展示內容,通過文字、圖片、視頻、互動體驗等形式內容,為參觀者提供一個全面了解重慶市智慧小區建設的平台。
據悉,重慶市自2018年開始啟動推進智慧小區建設以來,通過出台政策、制定標准、建立機制、加強引導,推動全市智慧小區建設工作取得長足進展。截至目前,共打造智慧小區506個,建筑面積約7770萬㎡,覆蓋全市所有區縣。
大九污水處理廠數字孿生平台。受訪者供圖
“數字孿生+MR”讓污水處理更高效
將數字孿生和MR混合現實技術結合在一起,會給城市污水處理帶來怎樣的改變?在重慶主題館,重慶市城鎮排水事務中心攜手重慶水務集團帶來了全國首個“數字孿生+混合現實”的重慶大九污水處理廠數字孿生平台。
通過超精細三維數字化建模,系統研發人員在網絡上復刻出一個和現實污水廠一模一樣的數字工廠,並對接生產業務數據、水質監測數據、物聯感知數據等多維實時動態數據,使數字工廠裡的設備情況、生產情況、水質情況完全與現實工廠同步,實現污水處理全過程數字孿生。
“整套系統應用得更多的就是巡檢管理。”展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部分創新性地引入了MR混合現實技術,與MR設備做了數據聯動。工作人員佩戴MR眼鏡,在廠區進行巡檢工作,每到一個點位打卡后,眼鏡裡會看到點位的在線數據信息,“這個數據信息比通過手機設備看到的范圍更大、信息量也更多。”
這套系統還可以實現虛擬巡檢,以代替日常人工巡檢。電子巡檢員每到一個點位會彈窗展示點位的數據,巡檢的數據會統計到巡檢總覽當中,異常數據會自動示警提醒。“這種虛擬巡檢的方式適用於人手緊張或者人員不方便去現場的情況。”該名工作人員說,這為實現少人、無人化污水處理廠提供可能性,也是企業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輕鏈”在通江中小學項目的運用。受訪者供圖
“輕”系列數字化產品賦能全過程工程咨詢
本屆川渝住博會,中冶賽迪帶來了自主開發的“輕鏈”、“輕檢”、“輕呈(城市版)”等“輕”系列數字化產品。
“輕鏈”以數字技術打通項目全過程、鏈接項目參建方。通過BIM+GIS技術實現工程實體數字化﹔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施工現場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數字化﹔通過各參建方在線協同交互實現管理行為數字化,讓工程管理全過程看得清、管得住、控得好。
“輕檢”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樣品質量檢測環節容易出現的信息缺失、作業不規范、檢測機構超資質、虛假檢測報告等業務痛點,發揮數字化優勢,打造具有“四防”體系建設能力的數字化平台。截至目前已有逾3500項目注冊使用,累計見証取樣記錄23萬余次。
“輕呈(城市版)”打造基於B/S架構平台,支持在瀏覽器中高質量展示建筑物三維模型,並以三維模型為核心集成CAD圖紙、電子文檔和圖片視頻多媒體文件等各類數據,面向運維進行數字化交付。該平台支撐運維階段各類運維場景,可實現建筑物、產業園區等的數字化運維,是國內城市領域首款面向運維的數字化交付平台。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綜合考試平台。唐鑫攝
VR技術訓練安全操作技能
四川主題館裡展出了一個“建筑施工特種作業綜合考試平台”。這個平台這用於培訓塔吊、升降機等特種設備駕駛人員,讓他們在一種仿真作業環境中應對突發情況、磨礪技能,以提升施工安全性。
觀眾可以坐在模擬駕駛艙中,通過控制手中一比一復刻還原的操縱杆進行“作業”,包括吊起鐵桶擊落木塊、在固定距離中保持直線傳輸物品等,手中的每一次操作都會對應屏幕中的變化。據介紹,這個平台可以定向模擬場景,例如大風天氣,增加操作中的難度,以更好還原現實中的突發狀況。
碲化鎘發電玻璃。唐鑫攝
會發電的玻璃可穩定發電50年
玻璃也能發電?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發電玻璃技術讓人嘖嘖稱奇。
據了解,這項技術即便在室內弱光環境下,一塊1.92平方米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年發電約260度,可持續穩定發電達50年之久,碲化鎘發電玻璃每生產1度電,僅排放11克二氧化碳。
而它能發電的奧秘,就在於其核心原材料——碲礦石。發電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沉積一組以碲化鎘為主的光電功能材料薄膜,當太陽光照射到這組薄膜層后,會在這組光電材料薄膜層中產生電子運動,從而完成發電。(唐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