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與機器人教育 高校學者齊聚重慶共話前沿技術
第三屆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專委會年會暨智能系統前沿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

11月17日,2023年第三屆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專委會年會暨智能系統前沿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11位專家,圍繞智能器件與類腦芯片、智能系統與機器人以及智慧教育等方面作主旨報告,共享創新成果,共話智能驅動。
論壇現場。西南大學供圖
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繆向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來臨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訓練和運行模型。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和模型復雜性的增加,算力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需要更強大的硬件基礎設施和更高效的算法來滿足需求。繆向水指出,堆砌大量芯片並不是未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是應該發揮芯片本身的效能,提高並行度和能耗,使算力提升千倍以上,以適應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需求。
論壇現場。西南大學供圖
西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段書凱表示:“目前缺乏顛覆性的創新和突破,需要全新的算法和軟件來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他說,人工智能領域的挑戰在於將算法軟件與相匹配的硬件進行緊密融合,以發揮最大效能。“近年來,西南大學生物學、教育學優勢突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工科發展勢頭強勁,逐漸形成了‘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學校將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算法、智能系統與類腦芯片等領域,促進產業應用,推動智能制造、智能農業、智慧教育等‘人工智能+’學科群建設,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形成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未來五年,西南大學有望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等領域承擔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2-3項,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0項以上,為社會培養3000名以上的高水平人才。”段書凱說。
據悉,此次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指導,中國自動化學會和西南大學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專委會和西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承辦。來自全國50余所高校的知名專家、青年學者和同學共計200余人參加會議。
段書凱表示,本次會議成果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與教育深度融合,深化人們對教育科學基礎研究的認識。同時,論壇還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應用,為參會者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