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豐都縣教委:強化“三主三減” 夯實“三位一體” 全面推動校家社協同育人新實踐

2023年11月23日17:32 |
小字號

為傳達學習全國中小學黨建德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22日,重慶市中小學德育工作會在石柱召開,進一步增強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重慶市豐都縣作為重慶市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之一,以《強化“三主三減” 夯實“三位一體” 全面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實踐》為題,在會上作交流分享,為新時代開創重慶市中小學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凝聚智慧、貢獻力量。

近年來,豐都縣聚焦“黨建為魂、家庭為根、組織為本”,堅持學校主導,提升育人實效減“焦慮”﹔家庭主體重參與,激發內生動力減“壓力”﹔社會主動群策群力,整合多方資源減“負擔”,進一步激發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新動力,構建起“1+3+N”全景育人共同體。

豐都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委主任代海門作交流分享。曾英豪攝

豐都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委主任代海門作交流分享。曾英豪攝

學校主導善作善成

提升育人實效減“焦慮”

據代海門介紹,“1”即1個數智“大腦”,豐都縣委、縣政府主導成立豐都縣校家社協同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統籌聯動。“3”即3大協同組織,縣級層面建立“家庭教育研究院”“家庭教育互助聯合會”“新豐家長總校”三維組織實體運行。“N”即N個共育“細胞”,在研究院指導下,建設“N”個學校家庭教育研究分會﹔在互助聯合會統領下,建設N個鄉鎮(街道)家庭教育互助會,並設村(居)家庭教育服務站(點)﹔在家長總校牽頭下,建設N個中小學家長學校分校、社區家長學校等站點,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豐都縣舉行第二屆中小學(園)“德育之星”2023年“最美節水小使者”頒獎活動(資料圖)。豐都縣教委供圖

豐都縣舉行第二屆中小學(園)“德育之星”2023年“最美節水小使者”頒獎活動(資料圖)。豐都縣教委供圖

在學校端,首先強化教育指導。通過制定《豐都縣家長學校深化行動方案》,成立“新豐家長總校”,推行“星級家長執照”,每年開展講師團公益巡講、家庭教育指導100余場次。強化校地合作,攜手重慶市教科院、西南大學,實施“十百千”人才工程。

其次,深化溝通督導。構建起“1+5”家長會等工作機制,利用家訪座談、網絡交流等方式,每年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20多萬人次。

此外,細化拓展引導。孵化校外研學基地、留守兒童學習基地60余個,打造“心靈驛站”等德育品牌4個,精心研發《健康青春》《網絡成癮預防與矯正》《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等共育課程。全縣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同比下降31.7%,老百姓對教育的滿意度從全市第37位提升至11位。

家庭主體互幫互助

激發內生動力減“壓力”

如何積極爭取家庭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豐都縣通過三種途徑引導家庭增強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

豐都縣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資料圖)。豐都縣教委供圖

豐都縣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資料圖)。豐都縣教委供圖

興建互助組織。成立縣鄉村三級“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會”50個,家長入會4236名,打造“鴻鵠之家”等家庭教育互助品牌。

構建聯動制度。定期召開會員大會、家長沙龍等,盤活用好黨群服務中心等資源,輪流擔任“值日家長”,開展“一對一”關愛幫扶,開發“六美”互助課程50余門,服務孩子3.9萬余人次。

建立保障機制。發出家庭教育令,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團,編制家庭教育指導手冊,設立互助會專項基金等。

社會主動群策群力

整合多方資源減“負擔”

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豐都縣把學校德育納入社區教育的大系統,通過陣地、隊伍、品牌建設形成共育共管之勢。

建造陣地。每個村居建立集學堂、食堂、禮堂於一體的“新豐書院”,構建了豐都圖書館等平台矩陣。

鍛造隊伍。聘用健康、法治、國防、科學、勞動教育等編外兼職副校長578名,參與協同共育﹔推行教師參與家庭教育互助會志願服務“五分五先”激勵機制,組建“教師服務隊”“幫幫團”“五跨協同”等隊伍70支。

打造品牌。開展具有豐都辨識度的鬼臉瓢畫文化活動、微心願圓夢活動、“莎姐守未”保護行動,完善“法治·豐羽童行”應用平台,服務全市“莎姐守未”信息系統。

代海門談到,下一步,豐都縣將認真落實本次會議精神,以“實驗區”建設為契機,大膽探索,創新實踐,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大教育”格局。(晏紅霞)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