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教育資訊

學校治理變革 活力領創未來

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五次學術年會分論壇舉行

2023年11月27日18:10 |
小字號

11月25—26日,由中國教育學會、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五次學術年會”開啟。11月26日,由重慶市教育學會主辦、重慶市巴蜀小學校承辦的“學校治理變革 活力領創未來”分論壇舉行。

論壇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邀請教育行業的專家、學者、校長等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展開交流研討,尋找解決當下教育難點、痛點,以學校治理變革領導力來強化基礎教育的育人陣地,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分論壇由教育部中小學名校長領航工程導師沙培寧主持。

沙培寧主持分論壇。巴蜀小學供圖

沙培寧主持分論壇。巴蜀小學供圖

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在中國教育學會的大力支持下,重慶教育不斷創新實踐,涌現出以巴蜀小學“學科+”教學成果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教學成果,在全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她期待教育人要把握新時期、新特征、新目標,負重自強、開拓進取,更好來推進育人方式的轉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轉變學習方式、評價方式,讓孩子真正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鐘燕致辭。巴蜀小學供圖

鐘燕致辭。巴蜀小學供圖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東嬌作題為《當代學校管理的美學觀察》的報告。她表示,當代學校管理的美學角度日益彰顯,審美已成為與科學、民主、規范、高效等量齊觀的學校管理取向。她點贊巴蜀小學的學校治理自帶美意,稱贊巴蜀深厚的文化根基就是一座歷史博物館。

張東嬌作報告。巴蜀小學供圖

張東嬌作報告。巴蜀小學供圖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黨委書記馬宏,副校長吳倩、郭婭娟以《學校治理變革·活力領創未來》為題,分享了巴蜀在“后成果獎”時期,立足“人”的活力激發,發現真問題,開展真研究,收獲真成長,以人為核心的“課改再深化行動”全歷程。馬宏表示,回應強國建設要求,巴蜀根植於“活力領創未來”,通過“學校治理變革”,持續深化“學科+”特等獎教學成果中的“管理護航”,帶動老師們在一致目標下,專注地去找尋個性化教育的實現路徑,從而以教育的專業性真正服務於孩子的一生成長,翻開了教育是“做的哲學”新篇章。

馬宏作報告。巴蜀小學供圖

馬宏作報告。巴蜀小學供圖

馬宏、吳倩、郭婭娟作分享。巴蜀小學供圖

馬宏、吳倩、郭婭娟作分享。巴蜀小學供圖

如何在“雙新”“雙減”下讓核心素養有效落地,以團隊方式提升教師課程資源意識和教研變革領導力?如何讓每位教師都能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工具庫,保障教學的常態優質可持續?重慶市巴蜀小學校校長潘南、副校長李永強帶領團隊開啟實踐體驗工作坊,與來賓一起在“做”中相互啟發,共創共享。

潘南、李永強作分享。巴蜀小學供圖

潘南、李永強作分享。巴蜀小學供圖

潘南、李永強在分享中表示,教研工具的演進代表了教研活動從補償性教研到合作共創型教研的轉變,需要備、教、學、評四位一體的教研制度資源支撐,以及依靠團隊開發的資源系統的支撐,才能保証教學質量。巴蜀教研活動的核心是教師與人的發展,應激發學校中“人”的活力,引領教師走向生命的成長,讓學校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專家引領環節,重慶市江北區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李大聖揭示了巴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點贊巴蜀小學“做至美”的教育追求,以自上而下頂層設計引領實踐探索,自下而上實踐創新豐厚教育思想,確保了學校辦學方向和學校成員行動的高度一致性。

李大聖作專家引領。巴蜀小學供圖

李大聖作專家引領。巴蜀小學供圖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政濤從3個“三”,來總結了巴蜀小學的行動密碼。第一個“三”即“三敏”:對新方向新資源的“敏感”﹔在教育是“做”的哲學中形成了巴蜀小學獨有的見識與“敏銳”﹔看明白了想清楚了趕緊做、趕緊行動的“敏捷”。第二個方面為“三格”,即“格律”“格局”“格調”,“三格”對應人類文明、人類教育永恆不變的三大追求,求真,求善與求美。最后是“三見”,即“見己”“見人”“見天下”,在讀懂自己的過程中,為教師創造豐富的發展平台,做人類文明的傳遞者。

李政濤作專家引領。巴蜀小學供圖

李政濤作專家引領。巴蜀小學供圖

李政濤強調,巴蜀小學為學校治理變革創造貢獻了治理體系,為育人方式改革創造貢獻了育人體系,為激發辦學活力創造貢獻了典范樣本,它不僅帶動學校的老師們、學生們、家長們成長,也在全國范圍內帶動更多的老師、校長、學生在創造的育人道路上持續共生共長。(袁杰)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