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超400億元稅惠紅利落地 為市場強信心增動能

今年以來,國家延續、優化、完善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多項政策延續實施5年,助推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重慶市稅務局數據顯示,1—10月,重慶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03.6億元。
為了讓政策精准快速落地生根,重慶稅務部門完成了電子稅務局19項升級,實現9成以上稅費優惠在電子稅務局申報即享受。優化精准推送方式,通過重慶市電子稅務局、稅企互動平台分批次分類別“點對點”精准推送,更好實現“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門”。1—10月,重慶稅務系統已分批次累計向超2000萬戶次納稅人精准推送相關稅費政策,組織開展線上直播、線下培訓宣傳輔導237場,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各類稅費支持政策,更好持續穩定發展。
減稅降費為科創企業“加油”
支持創新是今年政策的重要發力點。今年,國家將符合條件行業的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並明確自2023年起,新增加每年7月預繳申報期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享受時點。在今年7月申報預繳企業所得稅時,重慶有2947戶企業選擇提前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金額累計達109.33億元。
今年5月,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這架邁出市場運營“第一步”的國產大飛機,身上穿著的“輕薄棉衣”——航空航天專用超細玻璃纖維,正是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升科技)自主研發制造的正宗“國貨”。
為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再升科技自2015年起先后投入7000多萬元開發研究超細玻璃纖維等新材料,從生產工藝、檢測方法到工藝穩定性,啃下一塊塊技術突破的“硬骨頭”。至此,超細、輕質、柔性、隔熱隔音的國產“航空棉”一飛沖天。
“專精特新的核心是創新,但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再升科技財務負責人劉正琪表示,自2018年以來,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政策,公司減免企業所得稅就達1730萬元,研發投入越多,減免稅額越大,進一步堅定了公司持續進軍高精尖技術領域的信心。
“英卡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堅持研發飽和投入。除了濕地公園鳥類人工智能(AI)監測平台,為了遏制鬆材線虫病的擴散蔓延,維持林區生態健康,公司最近研發推出了鬆材線虫病枯死樹人工智能(AI)識別平台,主要實現對鬆材線虫病枯死樹的自動監測和AI識別。”重慶英卡電子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喻貴柯說。
據了解,重慶英卡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於2020年上榜“專精特新”企業名單。公司致力於森林防火、生態監測、電子圍欄等系列無線傳感網技術、標准、設備及系統研發,並提供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國家出台的一系列的稅費優惠政策給我們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支持,自2020年以來,企業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加計扣除額950萬,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60多萬,增值稅即征即退156萬元。”喻貴柯介紹,稅惠支持政策幫助公司繼續深耕智慧林業方向。
“之前,稅務部門在得知公司向冬奧會捐贈設備后,便派出稅務人員上門,為公司講解冬奧會、冬殘奧會捐贈支出全額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喻貴柯說,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提前享受,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到公司進行輔導,7月申報期就享受了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
為精准服務專精特新企業,重慶稅務部門以“一戶一檔”“一戶一策”為目標,網格化服務,與企業建立一對一溝通聯系機制。通過企業微信、電話等多種線上渠道,與企業就發展方向、轉型規劃等開展探討,實時政策輔導、及時化解企業涉稅難題,助力企業做優做強。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重慶共有3977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效增強了企業研發投入的底氣。
稅惠小微 助力保民生、穩就業
聚焦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今年國家延續實施了多項稅費優惠政策。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擴大享受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個體工商戶的范圍,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一減半征收“六稅兩費”,提高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稅費抵減限額等,持續為其紓困解難。
吃在重慶,餐飲業匯聚著大量個體工商戶。重慶小面作為重慶餐飲業的代表之一,目前有8.4萬家小面店,日均銷售小面1280萬碗,年產值400多億元,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50萬人。
在沙坪壩楊梨路開了10多年的勤瓊面館,在當地很有名氣,每天人流量超200人次,日收入超2000元。“國家一直都很關照小店,截至今年10月底,光稅費我們就減免了約2萬元,對我們來說這抵得上一個員工5個月的工資了。”勤瓊面店老板樊普勤表示,雖說面店不大,但也養活了一家人,保障了3個人就業。
“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穩住小微企業,就業、居民收入增長、社會穩定才有保証。”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財稅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王婷婷認為,一系列稅費支持政策,增強了廣大小微經營主體的發展韌性和對未來的確定性。
出口退稅辦理提速 助力外貿企業“加速跑”
今年以來,重慶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重慶稅務部門聚焦外貿企業,通過優化出口退稅服務管理新機制,推動精細服務提檔、政策落實提速、便捷辦理提質,更好服務“走出去”企業,進一步發揮好出口退稅助力穩外貿的積極作用。
位於重慶大渡口區建橋工業園的重慶太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摩托車發動機氣缸體、無人機氣缸體、通用機械氣缸研發、生產、銷售的民營企業,也是該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最近,該公司研發出一款輕量化、低排放的摩托車氣缸體,在海外市場廣受青睞。
“國際物流運輸周期長,產品遠銷海外的同時,也增加了資金壓力。”該公司總經理田強表示,出口退稅辦理的時間越來越短,作為出口退稅二類企業,該公司辦理正常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有效降低資金佔用成本,緩解了企業緊張的現金流,保障了海外市場開拓的持續進行。
據了解,2022年至今年10月,該公司拿到出口退稅款97萬元,同時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1352萬余元。今年1—10月,該公司生產的摩托車氣缸體已出口到美國、厄瓜多爾、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銷量近3萬余台,出口額59.2萬美元,銷售額同比增長27%。(夏金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