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人才交流會在江津舉辦

12月6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2023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人才交流會在江津舉辦。重慶市委巡回督導九組、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協、重慶市政府駐廣東辦事處等市級單位有關負責人,雲南省德宏州、四川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等有關負責人,江津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江津區有關單位及企業負責人,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代表等150余人參加活動。
院士專家齊聚 共謀創新發展
當前,江津高標准、高質量開展好主題教育,加快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錨定“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職責使命,持續提升通道能級和開放水平,一體化打造“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大產業”,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為助推高水平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更加開放、積極地集聚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江津圍繞“才聚新江津·建強主樞紐”主題,舉辦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江津專場活動,匯聚八方英才,共話科技創新,共謀產業發展。
本次活動,江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塑料先進制造加工超前部署學科首席科學家王琪,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黨委書記武曉峰作為主講嘉賓。
王琪院士圍繞“塑料先進制造加工”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從塑料先進制造加工創新理論、前沿技術、應用場景等方面,深刻闡述了塑料加工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創新觀點,深析了塑料加工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武曉峰以“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卓越工程人才”為主題,從國家戰略、實踐探索、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新時代卓越工程人才培育的新模式、新路徑和新機制,並與現場專家人才開展深度交流、暢敘合作共贏。
深化產才融合 激發創新動能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而驅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在於人才。江津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深入探索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才深度融合新機制,點燃企業創新發展的“人才引擎”。
活動中,江津區聘請四川大學王琪院士、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肖勇、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湯寶平副院長領銜的3個專家團隊為江津區產學研協同創新團隊,將聚焦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產業,聯合本土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及創新團體協同開展產學研合作,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智賦能主導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鏈重點企業高質量發展。
現場還舉行了江津區第三批“科技副總”簽約聘用儀式。來自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名高端專家人才與江津區20家重點企業正式簽約合作、聚力創新發展。
去年以來,江津區在全市先行試點實施“科技副總”進企業專項,創新“政府搭台、企業引才”“柔性借智、協同攻關”工作機制,搭建企業“引才橋梁”,提供人才“用武之地”,助力企業創建創新平台28個、實現科技成果轉化42項、解決關鍵技術難題90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3億元,高效推動了企業創新發展、產業提檔升級。江津區“科技副總”進企業專項典型做法也先后獲評2023年度全國人才工作創新最佳案例、2023年重慶市人才工作改革創新實踐最佳案例。
加強人才交流 推動合作共贏
活動現場,江津區與德宏州簽訂了西部陸海新通道人才協同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探索西部陸海新通道人才協同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協同引才聚智品牌,並為兩地人才搭建互聯互通橋梁,深入推動兩地人才資源共享共育、人才工作協同發力,為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人才動能。
同時,重慶市人民政府駐廣東辦事處、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江津區人民政府共同簽訂人才交流合作協議,三方將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開展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的人才交流合作,合力將江津打造成重慶市區縣與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樣板區。
當前,江津區加快駛入人才強區建設“快車道”,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謀發展、謀創新的重要支撐,持續完善人才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著力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面向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促進人才開放合作,先后引育國家級、市級高層次人才(團隊)130人(個),引進海內外高校青年人才3500余名,人才資源總量達22.96萬人。
江津區將深入落實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堅持創新制勝,強化人才引領,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聚焦全市“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和“33618”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津鷹計劃”人才工作品牌辨識度、影響力,著力構建人才最優生態,加速集聚海內外優秀人才,為高水平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爭當渝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証。(張文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西南地區首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投產
- 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國網重慶電力公司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7日電 (記者劉政寧)12月7日,我國西南地區首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1號機組投產發電,將進一步緩解重慶和西南電網調峰壓力,促進新能源消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