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實踐課堂“設”在鄉村院壩

為深入了解鄉村發展面貌,把“實踐育人”課程融入“鄉村振興”大課堂,12月12日,西南大學44名師生前往璧山區七塘鎮開展鄉村振興實踐課程學習,通過學習、調研、實踐、交流匯報等方式,與鎮村干部和村民們一起討論交流鄉村發展思路。
12日上午,西南大學教師廖和平為學生和鎮村干部們講述了《鄉村振興政策解讀》,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組織、產業、人才、生態、文化振興的內涵進行了講述,校外教師七塘鎮干部萬陽結合實際案例,介紹了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工作的案例,使學生們對鄉村振興有了更為直觀的理解。
座談交流。西南大學供圖
隨后,師生們來到了七塘鎮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學習,校外教師佘林川為大家介紹了示范點發展的曲折歷程和工作經驗,學生們深入了解了七塘鎮的農業產業、鄉村旅游、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發展狀況,並與村民們開展了院壩會,聆聽村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需求和期望。學生們暢談對鄉村振興的理解和看法,認為隻有將鄉村的傳統文化、生態資源和現代科技相結合,才能實現真正的鄉村振興。村干部們也分享了他們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經驗,大家認為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創造力,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歡迎更多青年人才走進鄉村、了解鄉村、賦能鄉村。
隨后,學生們分為4個組,分別跟隨將軍村、喜觀村、建設村、陽岫村干部開展實踐鍛煉。學生們深入到村民家中,了解村民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通過這種直接的方式,學生們得以更真實地了解鄉村生活的現狀和問題。
每晚,師生會組織專題討論會,共同謀劃和制定七塘鎮的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方案。廖和平認為,這次實踐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對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社會責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萬陽表示,這次實踐課程為當地的鄉村振興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思路。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合作,七塘鎮的村民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和實踐方法,七塘鎮的村干部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年輕一代對鄉村振興的看法和觀點,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和探索。未來,七塘鎮將繼續與西南大學繼續合作,共同推動當地的鄉村振興事業,為更多的村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和發展。(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