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課怎麼上 看五百多名英語教師“同上一堂課”
重慶市中學外專委舉辦“融生課堂”教學觀摩示范展示暨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培訓

為進一步推進重慶市中學外語教學課程改革,踐行新課標,提升外語師資隊伍素質,推動全市外語教育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12月14日—15日,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下稱“重慶市中學外專委”)2023年中學外語“融生課堂”教學觀摩示范展示暨教師教學能力發展培訓在重慶市奉節縣舉行。
“融生課堂”教學觀摩現場。唐文蕤攝
本次教學培訓活動由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市奉節縣教育學會中學外語學會專業委員會、奉節縣教師進修學院、奉節縣三江初級中學、奉節縣永安中學校共同承辦。
重慶市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蘇飛躍,重慶市中學外專委理事長伍家文,重慶市中學外專委秘書長陳春暉,奉節縣教委副主任唐承念,奉節縣教師進修學院院長唐靈分別發表了講話。奉節縣三江初級中學、奉節縣永安中學相關負責人為活動致辭。來自全市各區縣的中學英語教師代表共計五百余人參加了此次教學觀摩和培訓。
此次培訓聚焦從學科教學到全人教育,從能力立意到素養立意,分為初中組、高中組兩個課例展示區。在活動開幕式上,蘇飛躍代表重慶市教育學會致辭,他談到自新一屆外專委成立以來,已形成了自己的隊伍,開展了一系列學術活動,搭建起了服務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此次“融生課堂”旨在突破傳統教育的束縛,讓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將學科語言能力的發展與基礎素養和核心素養的融合視為教育的雙翼,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伍家文表示,專委會本著進一步推進重慶市中學外語教學改革,提升全市中學外語師資隊伍專業能力的目的,積極引導高中英語教師深入研討核心素養下的中學英語教學實施策略和方法。本次培訓會的召開既是對全市積極推進全國中學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的一次檢驗,也是為全市廣大外語教育工作者搭建的一個更大的外語教育教學交流平台。
陳春暉認為此次培訓聚焦“融”和“生”。“融”即注重學科能力發展即英語語言能力發展,注重夯實基礎和核心素養的其他維度融合發展﹔“生”則是聚焦學生的生長,變革學習方式,注重學習能力提升,展現學生主體課堂樣態﹔關注課堂教學實效,從本源上探究落地“雙減”的有效路徑。此次培訓重視生成效果,每一節課參與者都深度互動研討,每一個工作坊研討、實作、展示環節,都有專家跟進指導。老師們在此次培訓中學到的即時技巧,學了就能用,凸顯培訓的實效性,保障培訓的效果。
初中組課例展示。唐文蕤攝
隨后,在初中組的課例展示上,重慶市第六十六中學的英語教師樊欣靈、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羅佳琳、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劉正遠、奉節縣三江初級中學英語教師唐文清圍繞生活實際場景禮貌用語、自身改變、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等話題,用思維導圖呈現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思考,多維度理解,大膽表達,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中組課例展示。永安中學供圖
而在高中組課例展示分會場,重慶南開中學英語教師王中、六十六中英語教師朱佳星、永安中學英語教師翟冬玲則通過借用電影片段,運用問題鏈,分析文本邏輯順序等方式引導學生用修辭讓句子更形象生動,用情感體現文化差異等方面來分析寫作,最后讓學生基於所獲得的寫作技巧進行續寫,充分展示了“融生課堂”新樣態。
課例展示結束后,初、高中組所在的授課團隊分別做了經驗交流分享。重慶教育學會中學外語教學委員會副理事長鄒凌雲在高中會場為在場的一線英語教師開設了主題為《梳理教材編寫邏輯 科學整合教學資源》的專題講座。他為與會教師提供了對教材編寫邏輯的深刻梳理,並建議教師將英語課程的邏輯主線建立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類型為主線,提綱挈領,形成多維教學目標背景下的課堂設計思路。
“教”以共進,“研”以致遠,在點評后,初中組全體參會教師在各組導師的指導下展開工作坊教學設計活動。教師們分組集中,結合培訓所學進行了任務解讀,深度研討,從研磨文本、設計教學,到以“說課”形式呈現工作坊成果。
學員工作坊分組討論。永安中學供圖
在高中組,八個大組全員參與,開展團隊合作,共同研讀文本,開展教學設計。團隊中老師們在導師的耐心指導下一起學習合作,一起交流研討,一起思考分析,讓他們對新教材新課標的理解更深一步,更為重要的是讓他們對如何設計一堂有效的“融生”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分享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說課呈現,讓在場參會老師更加明確今后的教學方向。
參加培訓的奉節縣三江初級中學的英語教師唐文清說:“此次培訓實用性很強,讓我明白了‘融生課堂’的意義,對新課標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眾多優秀的同行集中探討了如何將核心素養與教學實踐相融合,展示了富有思維品質訓練的課堂設計,為今后我們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