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互促 西南大學與大渡口共話黨建與幼教師資培養

12月15日,大渡口幼兒園黨總支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第三黨支部,在大渡口幼兒園融創春暉園聯合開展開放式組織生活。
現場,雙方積極分享在黨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圍繞幼兒園教師“雙培養”和職前教育等話題展開交流,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生活活力,實現黨建統領下幼兒園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活動現場。大渡口幼兒園供圖
近年來,大渡口區圍繞“多維一體,教育大渡”的發展理念,聚焦“公平”“質量”,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渡口幼兒園作為大渡口區第一所公辦幼兒園,辦園以來到現在共建有八個園區。
如何從幼兒園發展全局出發,系統架構,踐行黨組織對幼兒園的全面領導?大渡口幼兒園以“渡遠·小紅船”黨建品牌給出答案。
“紅船精神和義渡文化形成了‘渡遠·小紅船’的精神要素。這裡的‘紅船精神’包括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我們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提出了培養有開拓創新精神、有持續探究精神、有溫度合作精神的‘四美兒童’。小船舵空間站、小船帆示范崗、小船槳工作室、小船哨育人坊是其落到實處的四條路徑。”會上,大渡口幼兒園黨總支書記賴天利一一分享了“渡遠·小紅船”黨建品牌的建設初衷、建設框架、實施路徑,展現黨對學前教育的全面領導。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黨委副書記劉嬌評價,大渡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十分先進,黨建品牌架構完整,黨建品牌理念植入日常工作、課堂教學、后備干部培養、崗位職責等方方面面,奮進和創新兩個特質尤為凸顯。
大渡口幼兒園融創春暉園一角。晏紅霞攝
孩子們的手工作品。晏紅霞攝
高校的培養為幼兒園教師日常有序工作奠定基礎。作為一線教師,大渡口幼兒園的執行園長們也對高校職前教育談了他們的需求:高校學生培養需要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並重,並培養他們的研究精神,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適當增加小組別或團隊任務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加強學生信息技術特長和綜合素質培養,尤其是加強藝術素養的實踐性課程培訓﹔加強班級管理技巧,以及與家長溝通、家園共育的方法。
對此,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相關負責人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路徑、課程與教學、實踐學習等多方面進行解答。雙方供需對接,進一步提高了人才培養供給側與學校需求側的匹配度。
活動期間,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工三支部書記江小英還帶來微講座《特殊幼兒的早期識別》,詳細介紹了常見的特殊幼兒類型,以及簡單的應對策略。
據了解,西南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已陸續為大渡口幼兒園輸送了11名優秀教師。此次雙方聯合開展開放式組織生活是一次以黨建為引領,促進幼兒園教育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有益嘗試。大渡口幼兒園專職副書記葉禮娜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加強兩個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校際資源共享、人才共育,達到交流經驗、互促提升的效果,共同探索幼兒園與高等教育的有效溝通路徑,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支持。(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