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導致心梗腦梗齊發生 西區醫院:積極預防血栓形成是關鍵

心梗會休克猝死,腦梗會嘴眼歪斜、半身癱瘓,這是很多人對於心梗、腦梗的印象。有一種疾病常常導致心梗腦梗合並出現,它就是房顫,近日前往重慶西區醫院心內科就診的楊先生(化名)就是如此。
宋明寶帶領團隊查房。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據了解,楊先生是在晚上八點多才被下班回家的兒子發現“無法言語、肢體無法活動”,於是緊急送往重慶西區醫院就診。經過詳細檢查,考慮患者急性心梗合並腦梗。因患者家屬拒絕急診心臟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遂以“急性心梗、急性腦梗”收入心臟血管疾病中心心血管內科CICU住院治療,但經神經內科會診發現腦梗已過手術取栓時間窗,遂予以抗栓、調脂穩斑、改善腦供血、營養腦神經及補液等對症治療。
宋明寶(右一)團隊手術中。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隨著病情進展,相關指標提示心梗仍未緩解,經與患者家屬耐心講明風險、反復溝通同意后,凌晨1點,重慶西區醫院心內科主任宋明寶,帶領王康等醫生團隊在局麻下行“冠脈造影術+右冠血栓抽吸術+球囊擴張術”,術中造影發現右冠后降支以遠閉塞,經操作后抽吸出一條長約10mm的陳舊性血栓,成功開通血管,解除了風險,患者體征平穩,安返CICU。
房顫是“真凶” 左心耳是“幫凶”
宋明寶介紹,結合心電圖表現和病史,確診患者患有持續性房顫。房顫不但會導致腦梗,也會造成心梗,應該引起大眾足夠的重視。房顫會致使左心耳血栓形成,脫落后進入冠脈導致心肌梗死、進入腦部導致了腦梗死。
一般腦梗死的溶栓取栓時間窗為4.5—6小時,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時間窗為12小時,所以一旦發現心梗、腦梗,第一時間就是撥打120,緊急送往最近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進行救治,搶救“細胞”、挽救生命。該患者腦梗已過時間窗,偏癱康復的希望極小。
左心耳為什麼是“幫凶”?
心臟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個“房間”組成,左心耳就像連著左心房的一個“儲藏間”。心臟正常搏動的時候,血流可以在左心房和左心耳之間有規律地流進流出。如果發生房顫,血液就會在左心耳淤積從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出進入動脈就會造成血栓栓塞事件,堵到冠脈就會造成心梗,堵到腦血管就會導致腦梗。所以,房顫患者腦卒中的風險比其他人群高5倍,房顫患者每年的腦卒中發病率約為3%—4%,所有腦卒中的15%—20%是房顫導致的。
科學規范治療 積極預防血栓形成
宋明寶介紹,要降低房顫患者的心梗、腦梗發生率,科學規范治療房顫、積極預防左心耳血栓形成或控制血栓流出是關鍵。用於房顫治療的常用藥物有可達龍、心律平、倍他樂克等。長期服藥可以減輕症狀,但是不能有效維持竇性心律,不能從根本上轉歸正常,所以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目前,主流的手術治療方式是射頻消融治療,左心耳血栓問題則可以通過左心耳封堵術進行預防。(重慶西區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