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石梁河雙線特大橋合龍

項目現場。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17日電 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消息,1月16日零時,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完成,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石梁河雙線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該橋全長936.05米,共計18孔,19個墩台,其中4#墩T構連續梁是目前國內在建高鐵項目中跨度最大的T構連續梁。
據中鐵二院重慶至黔江鐵路橋梁專業負責人楊益態介紹,石梁河雙線特大橋建設條件十分復雜,依次跨越G65包茂高速公路、G353國道、S411省道、重慶市武隆區園區道路及石梁河,前后連接陳家院子隧道和桂花園隧道。為降低無縫線路養護維修成本,避免設置無砟軌道鋼軌伸縮調節器,設計組多次論証后,主橋墩4#墩採用了2×120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構連續梁,是目前國內在建高鐵最大跨度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構連續梁。主墩採用縱向不放坡,橫向放坡的空心橋墩,高113.4米,也是全線第一高墩。
據中鐵七局重黔8標項目經理石磊介紹,石梁河雙線特大橋自2020年8月份開始樁基施工以來,施工人員克服了復雜地質樁基成孔難題,根據當地特有地質情況,綜合對比分析選用了“沖擊鑽+旋挖鑽”配套鑽孔工法,在保証成孔質量的前提下,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成樁質量。針對113.4米高的橋墩施工安全、養護等難題,施工人員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液壓爬模技術,加強了作業平台的安全防護措施,減少了模板的倒運周轉,引入墩身智能噴淋養護系統,自動控制養護周期,確保了工程質量。
據了解,該橋4#墩T構連續梁是全橋控制性工程,該T構從地面到橋面的高度為129.635米。大跨度連續梁挂籃施工安全監控是該橋施工的重點。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通過在挂籃主要受力部位設置傳感器,將不同類型信號傳輸至採集模塊,構建了採集、通信、監測、預警等安全智能監測系統。同時,利用手機端APP即可實時監控,保証了連續梁挂籃施工安全。
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武隆指揮部指揮長楊智勇介紹,針對石梁河雙線特大橋高墩大跨等特點,施工單位成立了“虹越”職工創新工作室。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BIM技術應用、高墩混凝土澆筑、挂籃懸臂施工及走行狀態控制、挂籃走形安全監控、0號塊混凝土合理澆筑工藝和橋梁后期沉降等問題開展了高速鐵路高墩大跨T形剛構橋梁建造關鍵技術立項研究,開展了基於BIM技術的移動模架簡支梁施工智能控制工藝工法研究科研活動。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科研課題總結2項,取得發明專利証書9項,實用新型專利証書6項,獲得省部級工法3項,發表論文4篇,獲得海外專利1項。
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重慶黔江至主城區的旅行時間將從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極大改善沿線居民的出行條件。屆時,將進一步加強沿線地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經濟發達地區間相互聯系,對於整合沿線旅游資源,加快推進沿線地區“大旅游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胡虹、丁輝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