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一年多 重慶大足龍水五金實現出口1.74億美元

在大足龍水五金市場內,漢斯工具經營部貨架上擺滿了五金貨物。蔣吉鵬攝
2022年9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函》,重慶市大足龍水五金市場正式列入第六批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名單。一年多來,大足龍水五金市場已有105家生產商和276家採購商在龍水五金市場採購貿易平台進行了備案,2023年完成出口業務1726票,出口額超1.74億美元。
小規模、多品種的小商品拼箱出口,是我國外貿訂單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是指,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商務主管等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進行採購,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在15萬(含15萬)美元以下,並在採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該方式專門為“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外貿量身定制,具有免增值稅、通關便利、收匯靈活等優勢,讓國內優質的小商品更好走出國門,義烏在全國最早進行試點,目前已有39個試點市場。
據悉,不同於既有的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轉口貿易和邊境貿易等傳統貿易方式,市場採購貿易方式需要條件成熟的市場集聚區作為試點區域,主要試點平台為現貨批發為主、在特定場所集中交易某一類商品或若干類具有較強互補性、替代性商品的“專業市場”,這讓更多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能更好地參與、從事外貿業務。
大足龍水五金市場是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五金原產地專業市場集群,擁有12個大門類、2000多樣花色的產品體系,國內採購商數量達6萬余家,輻射國內25個省市自治區﹔境外採購商約560家,分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約1.8萬個固定門市和攤位中,小而散的商戶達1.2萬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在這裡落地,不少小商家嘗到了甜頭。
“准入門檻低、申報手續簡單、通關出口快、增值稅免征不退、允許多個主體收匯,試點優勢太多了。”大足區商務委、市場採購貿易服務中心負責人盧莉介紹,比如配備了3萬余平方米的大足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具備為企業產品出口就近裝卸、儲存、集拼、驗放等業務服務功能,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運營成本。在稅收政策方面,有的市場經營戶出口業務碎片化特征突出,供貨企業多為分散的經營戶,出口商零星採購難以取得進貨憑証,一般貿易方式下按征稅處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解決了這一特殊業態的難點,企業出口貨物可以直接免征增值稅。
大足區海泰金屬材料商行於2023年2月成立,落地不足一年出口額已有120余萬元(人民幣),免銷項稅額13萬余元。“我們主要出口不鏽鋼制品,雖是新成立的公司,但從事出口業務已經10余年了。”其財務負責人陳利表示,以往需要先申報納稅,再申請退稅,等待稅務部門核查通過,一整套流程環節多、資料雜、耗時長。現在直接免征增值稅,不擔心發票,也不擠佔資金,方便很多。
大足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周培鯤介紹,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增值稅免征不退,解決了無票出口的難題,大大降低了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隻有重慶大足龍水五金市場裡的商戶自己生產經營的,或者委托給貿易公司的貨物可以享受這一政策,並且貨物必須按照市場貿易監管辦理通關手續,納入市場採購貿易綜合管理系統管理。商戶需要在渝採通平台辦理出口備案,在出口銷售的納稅義務發生后的納稅申報期內辦理免稅申報。
為幫助試點市場符合條件的商戶用好政策,大足區稅務局組建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精准輔導,每月根據新備案的商戶名單逐戶宣傳市場採購貿易增值稅免征政策、申報期限、免稅申報操作流程。截至2023年12月,共有30戶商戶享受免征增值稅合計1318.8萬元。
“試點帶來政策利好,稅務等部門人員上門講政策、輔導系統操作,讓我們很多不敢、不懂、不會開展外貿業務的中小微企業,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大足區龍二日用百貨經營部在政策激勵下積極融入外貿市場,出口額從之前的年均幾萬元,到2023年實現18萬元,享受增值稅免征2萬余元。
與此同時,大足區搭建了市場採購貿易聯網監管平台,企業隻需線上提交資料辦理收匯,比一般貿易模式下節省1—2天時間,收匯當天就能結匯到公司人民幣賬戶,大大提高了回款效率。該區還集成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優勢和陸海新通道物流優勢,與陸海新通道(重慶)、渝新歐(重慶)供應鏈、重慶公運東盟國際物流3家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運力安排、發運時間、運價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持。配套服務的外貿綜合服務公司也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陸續入駐,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有限公司、成都三國對外貿易服務中心、重慶易貿供應鏈有限公司等落戶大足,為企業提供出口報關、結匯等一條龍服務。
如今,市場採購貿易方式“低成本、高效率”的試點優勢,吸引了更多重慶市內外中小企業落戶大足龍水五金市場,助力大足打造國內知名的五金產品出口“集聚地”。目前市場內較2022年底新增注冊市場採購貿易經營主體100余家。(蔡茂元)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