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屬重點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到58.3億元 創歷年最高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會議指出,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國有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步伐,更好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1月18日,記者從市國資委獲悉,重慶國資系統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其中,2023年全年市屬重點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到58.3億元,同比增長32.6%,創歷年最高,8家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8家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
2023年,重慶完善國資國企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在頂層設計方面,出台《市屬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確定未來3年國企科技創新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並印發《2023年度市屬國有企業科技創新工作要點》,從“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數字國企建設”等五個重點方面抓好年度科技創新工作。
加大創新投入,全年市屬重點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到58.3億元,同比增長32.6%,創歷年最高。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43%。值得注意的是,市國資委還安排1.92億元創新專項資金,聚焦支持“專精特新”“鏈主”“科改”和上市后備等企業的17個重大創新項目。
全面深化行業領域協同創新,市國資委與市科技局聯合召開市屬國有企業科技創新大會,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現場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10個。與市教委開展技術經紀人培訓和科技創新“雙百雙進”對接行活動,深化校企科技創新成果交流轉化。
“科改企業”專項改革成效顯著。重慶水泵廠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標杆”,達到“最優”等次,企業“科技人員的職業序列最高職級和待遇水平可以等同或高於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激勵措施被國務院國資委納入正式文件,並受邀在全國科改交流會上作經驗分享,成為全國國資國企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樣板示范。城投金卡、川儀股份新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目前已累計達到8家。
數字賦能成效初現
全年新增創新示范工廠2個、智能工廠3個、數字化車間11個
市國資委出台國企數字化轉型制度文件,研究制訂《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數字賦能若干措施(2023—2027年)》,謀劃實施“產業數字化標杆、數字產業化培育、數字化管控提升”三大工程。
實施企業“智改數轉”,推動重慶機電智能制造公司成為全市企業數字化轉型重要支撐單位,全覆蓋開展國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全年新增創新示范工廠2個、5G全鏈接工廠3個、智能工廠3個、數字化車間11個,建工集團獲評“建筑產業數字工匠培養基地”。
加大數字產業培育力度,數字重慶公司、城投金卡公司等8戶企業入選全市重點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數字城市科技公司等4戶企業入選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50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制造、智能終端等數字產業快速發展,全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
此外,重慶國企還打造了更多標志性場景應用。水務環境集團“水務行業運行全過程數字孿生技術研發項目和示范”、重慶銀行“小微普惠金融數字化運營服務體系”等23戶企業在國務院國資委首屆國企數字場景大賽中獲獎。
監管平台換擋提速
為國資國企高效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國資國企監管工作是重中之重。2023年,市國資委緊扣數字重慶建設總體要求,成立工作專班系統推進,形成市國資委2項核心業務、10項一級業務、51項二級業務、127項業務事項及6000余個數據項。
圍繞“三攻堅一盤活”重大改革突破,聚焦全市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構建國有資本投資布局、產權管理、運行監測和總體評估等4個多跨應用場景,指導渝富控股集團、高速集團等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渝北區、沙坪壩區等區縣國資監管機構圍繞投資布局、資產盤活、運行調度等細分領域,以“小切口,大場景”謀劃實施一批特色應用場景,與“政務·國資智管”典型應用協同聯動,實現穿透式監管。
實施重點監管應用開發建設。迭代升級財務、資金、債務、決策等應用模塊,同步完成市屬重點國有企業數據採集交換平台部署建設,與渝富控股集團、高速集團、進出口擔保公司等實現財務快報、大額資金、決策管理等業務數據自動採集,匯聚數據500萬余條,初步實現實用實戰能力。
產業發展形成新舊轉換
全年新增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57戶
2023 年,市國資委謀劃確定國企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出台《市屬國有企業戰略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確定“1+6+12”國有制造業產業發展體系和主要目標任務。
指導推動國企依托高能級創新平台,按照“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四類清單,加強原創性、顛覆性核心技術攻關。全年新增國家級創新平台3個,同比增長11.5%。機電集團“航天用大排量高壓無油潤滑壓縮機關鍵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化醫集團“合成氨馳放氣深冷技術”實現進口替代,中國四聯集團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開展5G無線壓力變送器技術攻關,產品已成功接入中韓石化DCS系統。
大力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實施“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級培育行動,推動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全年新增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57戶,市級“專精特新”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7戶,擁有全市主要產業鏈“鏈長”企業7戶。
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以創新重大項目為抓手,進一步提升國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以數字化轉型為引領,進一步賦能國企高質量發展﹔以數字重慶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支撐國資國企監管。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佘振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市檢察機關3年受理金融犯罪案件1611件
- 人民網重慶1月18日電 1月17日,重慶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2023年重慶市檢察機關懲治金融犯罪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是重慶市檢察院第三次發布《懲治金融犯罪白皮書》。…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