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昉委員:加強中小石窟保護和活化利用
人民網重慶1月21日電 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多重因素制約,中小石窟寺保護利用存在石窟寺本體保存狀況較差和交通條件、配套服務設施不足等方面的短板。針對這一現狀,2024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政協委員、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學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建議,加強中小石窟保護和活化利用。
米德昉說,我國石窟寺分布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色,見証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米德昉認為加強中小石窟保護和活化利用,很有必要,並切實可行。他說,這是落實黨和國家,以及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分類開展中小石窟搶救性保護的必然要求。同時,中小石窟還具有豐富的文物價值。重慶市現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716處,約佔全國總量的12%,其中大部分為中小型石窟。這些石窟寺群整體規模不大,但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了較好的維系和保存,真實反映了川渝地區唐宋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情形,為研究各時期的宗教、藝術、建筑、服飾、民俗、哲學思想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藝術和社會文化價值。
米德昉提出,中小石窟的保存現狀不容樂觀。巴渝地區石刻造像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中小石窟還存在著結構失穩、水害、風化、生物病害等其他保護難題,有些低級別的石窟在經受上百年風吹雨淋后,石窟造像本體已風化殆盡,僅有造像輪廓痕跡殘存。針對中小石窟存在的這些諸多問題,需要開展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並重的保護措施。
為此他建議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在中小石窟保護項目立項、資金安排、技術指導等方面予以支持,組織實施搶救性和預防性保護、研究項目。同時,鼓勵開放具有突出價值和具備開放條件的石窟寺,讓中小石窟“活”起來。(劉政寧、譚顯全、李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韓永琴代表:建渝西小龍蝦交易中心 助推冬蝦產業發展
- 重慶市人大代表、棠香鐵山(重慶)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永琴。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2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渝西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豐沛,熱量比較豐富,光熱水配合基本協調,具有天然反季節小龍蝦養殖優勢,自然條件下小龍蝦養殖能正常越冬,集中上市時間比湖北、江蘇等全國主產區提早約45天。…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