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

2023年重慶金融業增加值2591億元

看“智融惠暢”工程如何賦能西部金融中心

2024年01月23日18:16 |
小字號

1月23日,從重慶市委金融辦獲悉,2023年,重慶金融業通過啟動實施“智融惠暢”工程,著力提升金融集聚輻射、服務實體經濟、數智創新、開放引領、風險防控等關鍵能力,行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服務質效顯著提升,改革開放創新爭先進位,支柱地位更加突顯,支撐現代化新重慶跑出“加速度”。

截至2023年末,重慶金融業增加值2591億元,佔GDP比重8.6%﹔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5.36萬億元、5.67萬億元,同比增長8.0%、9.8%﹔全年新增上市企業10家,境內IPO上市公司數量排名西部第1﹔全市打非工作考評居全國前列,銀行業不良率1.18%、較年初下降0.24個百分點。

事實証明,重慶金融業2023年交出高分報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打開新局面。靚麗成績單的背后,重慶做出了哪些努力?市委金融辦作了專題解讀,並首次拋出了“智融惠暢”工程的實施路徑。

以“智”促轉

打造富有重慶特色的數智金融平台

對於如何以“智”促轉,重慶的思路是,不斷提升金融數字化、智慧化運行水平,加快金融領域數智化轉型,實現數字金融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圍繞推動融資暢通、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慢、打通信用數據“孤島”,聯合搭建“渝企金服”“渝快融”“渝普金鏈”“長江渝融通”“金渝網”等數字化融資服務平台,通過歸集多維度數據和服務推送,引導50萬家企業注冊使用,提供特色金融服務的產品1340個,累計助力30萬家中小企業獲得信貸,初步奠定信用大數據賦能金融發展的基礎。目前,按照市委“三個一批”要求,正在推動數智化金融運行體系立柱架梁,迭代升級“經濟·地方金融綜合監管”應用,開發建設“經濟·數智金融服務”應用,推進各類金融服務平台多維集成、多跨協同,謀劃全市企業上市服務“一件事”創新應用,最大程度激發金融對經濟穩進增效的乘數效應。

此外,重慶國家金融科技應用和金融標准化創新試點成效明顯,金融科技公司實現量增質升。如,過去1年新設重慶渝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電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眾先安行科技有限公司3家金融科技公司,加快形成以國家金融科技認証中心、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中再巨災保險管理公司等功能載體為核心的金融科技發展高地。

以“融”增效

助力現代化新重慶邁出新步伐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活”與“穩”的前提是要“融”,即與國家重大戰略、現代化產業體系、鄉村振興等融合發展。在介紹如何以“融”增效時,市委金融辦指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重慶肩負的重大使命。

據介紹,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謀劃構建西部金融中心“四梁八柱”,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情況報告,市政協六屆四次常委會聽取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進展情況匯報。成功在京召開金融系統座談會,圍繞5大核心能力、6項目標任務、7個重點體系形成“智融惠暢”工程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統籌推動36項赴京對接事項和21家金融機構總部戰略合作協議取得實效,落地一批重大政策、功能總部。成渝合作共建實現突破,挂牌運營雙城信用增進公司,合力推動金融政策、項目落地,金融機構、產權市場合作成效顯著,金融股權互投規模超過160億元。

服務產業體系方面,聯合召開金融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會,實施支持“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科技型企業融資、鄉村振興等政策措施。2023年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分別增長24.1%、28.8%、9.8%。牽頭發起重慶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行動計劃,累計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發放貸款27億元。

推進改革試點方面,加快建設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出地方綠色金融標准12項、特色金融產品330余款,綠色金融能力建設經驗被寫入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報告、成為全國典型范例。深入推進中西部首個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創新試點,獲批開展“專精特新”專板、認股權綜合服務等試點。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數字人民幣等試點有序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納入申報輔導程序。

擴大金融開放方面,中新金融開放合作提檔升級,有力推動中新金融5大方面17項重點合作事項。組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出台金融支持“渝車出海”系列政策,全年實現跨境融資17億美元、增長21.8%,中新項目累計實現跨境融資超200億美元。成功舉辦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簽約項目90個、合同金額達1110億元。

推動直接融資方面,企業上市工作可圈可點。例如,將“建立企業上市助推機制”納入2023年全市加快實施的15項重大改革項目之一,印發《重慶市企業上市助推機制改革暨“千裡馬”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迭代升級“科創資本通”平台,做大市級擬上市企業后備庫,新增536家入庫企業、總數達1014家。新增上市企業10家,實現區縣國資對外收購上市公司的先例,上市企業數量達到99家。首發融資120.7億元,同比增長191%。

此外,重慶還發揮產科金平台功能,推動組建2000億產業投資母基金,優化母基金運作機制,設立30億元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金、30億元渝津聯動基金等二級母基金。打造私募基金發展高地,建設私募基金綜合研判會商系統,舉辦2023重慶創投大會、創投支持重慶發展座談會,全年新增投資金額215.6億元、同比增長40.4%,累計投資金額2406.7億元。

以“惠”為民

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普惠金融體系

如何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微企業,向基層群眾提供精准服務,同樣是業內外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過去1年,我們大力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為的就是以‘惠’為民。”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介紹,推動金融政策向中小企業傾斜,加大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前三季度,重慶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714億元,同比增長16.8%。同時,加大監管政策引導,要求大中型銀行小微企業內部資金優惠力度不低於50個基點,推動銀行將普惠金融業務考核佔比提升至10%以上。創新服務下沉機制,建成36個首貸續貸中心和500個金融服務港灣。

從成效上看,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連續6年保持“量增價降”。加快貸款投放,近3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年均增長25.4%,高於全市平均增速14.5個百分點。全年新發企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4%、4.24%,同比下降0.28、0.33個百分點。普惠醫療保險“渝快保”保障人數突破620萬人。

此外,重慶還加大財金政策聯動,搭建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立擔保、再擔保、國擔基金、銀行“4:2:2:2”風險分擔機制,出台協同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資本金補充等政策。在全國首次發布融資擔保行業“四庫全書”,搭建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出台協同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等政策,政府性融資擔保費率僅0.88%。

以“暢”觸達

全面升級重塑金融服務生態

據介紹,為打通金融資源配置梗阻壁壘,促進金融資源配置的高效直達便捷,重慶還積極推動以“暢”觸達,共有4大做法實現了“首次”。

例如,為推動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融資便利度提升,重慶首次制定《關於促進重慶市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高融資便利度的指導意見》,首次發布《重慶市緊缺性數字金融人才目錄》。

同時,重慶創新金融服務下沉機制,建立金融鏈長、金融顧問、產業專家庫3項新機制,分類梳理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等名單,量身定制進企入戶金融服務方案。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首次發布重慶金融創新產品、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優秀案例、《數字金融創新產品手冊》等。

再如,首次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整治,淨化信貸市場環境。組織開展部門聯合現場檢查,推動發布《貸款類廣告發布工作指引》《整治貸款中介亂象·銀行從業人員十個“不得為”》,清理處置網上非法貸款中介信息720余條,貸款中介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用戶投訴量下降53%。

總體來看,過去1年,重慶堅持問題導向,以淨化信貸市場環境、提高融資便利度、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為抓手,暢通金融資源配置,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前三季度,全市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無還本續貸、中長期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32.9%、41.1%、22.6%。(重慶市委金融辦 供稿)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