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醫院多項舉措保障市民平安過節

人民網重慶2月8日電 臨近春節,來自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消息,市120調度指揮中心已安排充足人手接警,各醫院急診部也24小時接診,為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我們從人員、物資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備,不僅能第一時間搶救急危重症患者,也能保証批量傷員的救治。”市急救醫療中心急診部主任艾山木介紹,和以往相比,市民還能通過視頻120系統進行視頻呼救,醫務人員可通過視頻獲得現場情況,指導現場人員實施自救互救等。
此外,春節期間,各醫院急診部都安排了高級職稱專家值守,24小時為患者提供服務。
針對節日常見疾病 專家給出三點預防提醒
“按照以往春節救治的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意外創傷、酒精中毒高發。”艾山木提醒廣大市民,節日期間少熬夜,規律作息飲食,少吃高脂肪食物,有慢性基礎疾病人群要遵醫囑用藥,控制病情,一旦出現胸悶、心慌、頭暈、肢體無力或其他明顯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他特別對三類疾病進行了預防提醒。
一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2023年11月以來,我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季節性流感為主,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傳播,隨著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增加,仍將繼續存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傳播風險。
(1)採取日常防護措施可有效減少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感染和傳播,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鼻或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2)建議乘坐飛機、火車、長途車、輪船、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等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要佩戴口罩。
(3)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樣症狀后,患者應居家隔離觀察,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流感樣症狀患者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重症的風險。推薦孕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礎病患者等流感高風險人群、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醫務人員等接種流感疫苗。
二是預防食物中毒
節假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也相應增加。我國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為多見,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時有發生。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3)外出就餐時,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4)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淨的水果和蔬菜,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不吃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三是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我國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為冬春季,與燃煤取暖季節一致,主要發生場所為家庭,最近興起的“圍爐煮茶”也成為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場景。它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使用煤爐、炭火、土炕、火牆等取暖,燃氣、煤氣熱水器使用、安裝不當或質量不合格,煤氣灶或煤氣管道發生氣體泄露等。此外,使用炭火、燃氣、煤氣的餐館、賓館,使用小型油、汽發電機的車庫、地下室,以及密閉的空調汽車內也是高危場所。
(1)在寒冷季節如有條件盡量選擇集中供暖。使用煤爐或炭火等取暖設備、燃氣或煤氣熱水器、燃氣或煤氣或炭火灶具、小型油或汽發電機時,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並定期檢查維護。車輛停放在車庫、地下室時,不要讓汽車引擎持續運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空調,也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
(2)一旦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開窗通風,迅速關閉煤氣、燃氣、炭火等設施設備,同時迅速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並注意保暖。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盡早進行高壓氧艙治療。對於出現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