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推薦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214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

重慶繪就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2024年02月28日07:5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整治后的縉雲山滿目翠綠。(本報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整治后的縉雲山滿目翠綠。(本報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佇立於嘉陵江畔的縉雲山脈,林海蒼茫,四季疊翠,是重慶中心城區的綠色屏障。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600公頃,跨沙坪壩、北碚、璧山等3個區,有著“植物物種基因庫”的美譽。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無序開發,保護區內生態遭到局部破壞。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要妥善處理縉雲山等重點保護區域在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如今,縉雲山190宗“四類交辦”問題以及自我排查的150宗問題全部整改到位,整體拆除大體量建筑21處,累計拆除違章建筑10萬余平方米,生態問題實現全部銷號。

不僅是縉雲山。近年來,重慶縱深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創新開展逐級督察,中央生態環保督察214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

縱深推進

責任體系不斷完善

按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有關規定,重慶於2023年12月18日啟動了第二輪第一批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組建4個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巴南區、合川區、雲陽縣、秀山縣4個區縣開展為期12天的督察進駐工作。

“混凝土拌合站存在將混凝土罐車清洗廢水排入廠區外環境等問題,你們要對相關問題立即進行整改。”2023年12月19日,督察人員在雲陽一混凝土攪拌站發現了問題。第二天,雲陽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就依法對該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早在2021年9月,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印發了生態環境保護督察5項制度,補齊市級生態環保“督政”制度短板,為切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提供重要保障。

這5項制度包括《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日常督察實施細則(試行)》《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駐點督察實施細則(試行)》《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實施細則(試行)》《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約談實施細則(試行)》和《市級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協調機制》,規范和明確了市級有關部門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開展市級生態環保督察、推動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5個方面共18項重點事項。

“依托這5項制度,重慶生態環保督察不斷向縱深推進。”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第二輪市級生態環保例行督察將用約4年時間,完成對38個區縣,以及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督察全覆蓋,並對承擔重要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市政府有關部門及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開展督察。

鐵腕整治

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三峽庫區重要生態屏障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違規建房現象嚴重,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要徹底整改、系統修復——在2019年7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2021年2月中央巡視反饋意見中,均提到了鐵峰山。

由於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厚重、氣候涼爽宜人,一段時間以來,開州區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出現違規佔地、佔林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設的情況,綠水青山變成了“混凝土山”“水泥森林”。

為此,開州區竭力推進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州區域違建整改和生態修復工作,在拆除32.7萬平方米違章建筑的基礎上,完成生態修復12.3萬平方米、道路綠化美化12公裡,栽植各類苗木9.4萬株,種植地被植物8.9萬平方米。

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實現了從亂到治到興的蝶變,曾經的“混凝土山”“水泥森林”變成“綠色碳谷”“森林氧吧”,成為廣大群眾休閑避暑和納涼的勝地。

無獨有偶。中化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原廠區磷石膏堆場往昔滿目瘡痍,今朝遍布花草﹔廣陽島踩下“大開發”的急剎車,系統修復生態,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綠島和重慶新名片,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不僅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214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我們還不斷強化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督執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46項整改任務完成43項,全市排查歸集6.3萬余個問題納入‘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閉環管控,整改率達97.9%。”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系統治理

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保督察始終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祛除‘頑疾’、補齊短板,為高質量發展騰出更多的生態環境容量。”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已經充分繪就,重慶逐步走上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比如,梁平區龍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取得積極成效,被水利部評為“長江經濟帶美麗河流”,梁平區榮獲西南地區唯一“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永川區舉全區之力開展臨江河綜合治理,臨江河水質由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到2022年穩定達到Ⅲ類,成為老百姓交口稱贊的“幸福河”。

此外,墊江桂溪河、銅梁淮遠河、大足玉灘湖、開州漢豐湖等昔日的“臭水河”“傷心湖”經過治理,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景逐步呈現﹔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短板逐步補齊,收集、處理效能顯著提升,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能夠滿足實際需求﹔2985艘重慶籍船舶完成“零排放”改造。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重慶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7%,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1%,綠色正成為巴渝大地最亮麗的顏色。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生態環保督察,常態化開展日常督察、暗察暗訪,綜合運用函告、通報、約見等方式,督促落實生態環保責任。”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將持續提升“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閉環管控能力,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探索組建基層生態環保警勤聯動中心(站),接續實施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陳維燈)

重慶生態環保“成績單”>>>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214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46項整改任務完成43項

●全市排查歸集6.3萬余個問題納入“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閉環管控,整改率達97.9%

●“十三五”期間,重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1%

(記者 陳維燈 整理)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陳瑋:財稅支持政策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人民網重慶2月27日電 近日,在重慶市兩江新區稅務局走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譽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譽存科技”)董事長陳瑋表示,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國家通過實施減稅降費、鼓勵“科技創新”等財稅支持政策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助推劑”。…
劉希婭:深入一線,聽“真聲音”找“真問題”
  今年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劉希婭履職的第12個年頭。在履職過程中,劉希婭堅持深入一線調研,關注發現教育方面的相關問題,研究提出解決建議,並為政策文件出台建言獻策。…
重慶首趟!中歐班列25天直達土耳其
  人民網重慶2月27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自重慶團結村站始發,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徑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跨越“裡海”“黑海”,歷經1次鐵鐵聯運換軌、3次火車輪渡編組,全程運行約1萬公裡后,最終抵達土耳其。 2月27日,據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消息,重慶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南通道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直達專列,在開行25天后,於2月21日順利抵達目的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