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農發行重慶市分行:以農業政策性金融之筆 繪就新時代巴渝和美鄉村新圖景

2024年04月25日10:36 |
小字號

作為地方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在總行黨委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經濟、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案例,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造“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特色品牌。在農業政策性金融“貸”動下,一幅幅和美鄉村的生動畫卷正在巴渝大地上徐徐展開。

深“耕”沃土 繪就山地農業好豐景

走進梁平區虎城鎮水口村,隨處可見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田錯落有致,已經培育好的水稻幼苗進入種植階段,農戶們紛紛搶抓農時,躬身彎腰,為今年的農業生產播撒希望的種子。

梁平“一山兩水七分田”,耕地細碎,加之農業生產路、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立地條件成為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的重要瓶頸。

“以前這裡田塊高低不平,灌溉不配套,地埂溝壑多,農機下田難、作業難、轉運難,生產效率低下。”虎城鎮高標准農田建設現場負責人介紹。如今,在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下,過去梁平區9個鄉鎮低效的“巴掌田”陸續成為高產的“增收田”。

2022年以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累計投放貸款2.01億元,支持梁平區12萬畝高標准農田土地平整、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工程,田成方、地成塊、渠成連、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正在這裡美麗蝶變。

信貸支持的梁平區2022年度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農發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梁平只是全市丘陵山區的一個典型縮影。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重慶耕地面積2805萬畝,其中丘陵山區佔比90%以上,全市25度以上的坡耕地等佔耕地總量的17%,單塊1畝以下耕地佔比80%以上,具有典型的“雞窩地”“巴掌田”特征。

近年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力服務重慶市高標准農田“四改一化”工程,累計投放農地貸款92億元,先后支持了全市6個區縣高標准農田建設40余萬畝,助力打造丘陵山區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扮“靚”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綻新顏

早春時節,位於重慶市潼南區崇龕鎮的陳摶故裡景區3萬畝油菜花競相爭艷,漫步其中,仿佛闖入一場金色夢境。2月28日-3月31日,2024重慶·潼南陳摶故裡菜花節在這裡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相約“潼”去,暢游中國醉美花海。

近年來,靠著一朵朵“小菜花”,景區周邊的群眾也跟著吃上了“旅游飯”,越來越多的居民辦起了農家樂、農副產品、酒店住宿等。謝老師是景區附近經營農家樂的老板,談起近一個月來的收入,謝老師笑的合不攏嘴。“火爆的時候,每天要接待上百人,營業額近萬元。”

“菜花節”期間,陳摶故裡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5億元,“賞花經濟”不僅成為潼南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也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

陳摶故裡景區火爆“出圈”的背后,同樣離不開農發行重慶市分行的有力支持。2022年以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先后投放貸款2.25億元,支持潼南區瓊江(崇龕段)示范河流暨陳摶故裡人居環境建設項目,該項目將秀美瓊江江景與自然花海風景融為一體,通過實施河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工程,助力打造“山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近年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聚焦全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人居環境、農村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累計投放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保護貸款超600億元,助力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巴渝樣板。

因“地”制宜 鏈動特色產業齊發展

3月12日,第六屆長江三峽(巫山)李花節暨春季旅游產業活動在重慶巫山縣開幕。“中國李鄉”30萬畝“陽春白雪”含苞待放,准備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鑒賞。

重慶巫山縣地處三峽腹地、地跨長江兩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著南方難得的中高日照、中低濕度、三峽河谷小氣侯,特別適宜脆李等水果的生長發育,被譽為“全國優質李生產基地縣”“中國脆李之鄉”。

近年來,巫山縣把脆李作為全縣“1+3+2”現代特色高效農業、“一主兩輔”產業之一,大力打造“巫山脆李”品牌,越來越多的庫區百姓吃上了脆李這個“致富果”。然而,由於脆李果樹種質資源參差不齊,部分李子果園發展質量不高,制約了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3年,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審批貸款3400萬元,支持國家果樹種質資源重慶(巫山)李子種質資源圃項目,該項目依托“種業+農地+科研”模式,通過建設國家級種質資源研究基地,培育優良李子品種,增強巫山縣脆李產業市場競爭力,助力巫山打造全國青脆李著名產地、三峽庫區巫山脆李核心生產區。

不光是脆李,近年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以全市實施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為抓手,因地制宜支持了一批有特色、有市場、有效益、有規模、有品牌的農業重點企業,累計投放產業貸款301億元,先后支持了涪陵榨菜、忠縣柑橘、石柱辣椒、酉陽油茶、豐都金雞等特色產業發展,助力打造“巴味渝珍”特色農業品牌。

逐“綠”前行 裝點巴山蜀水美風景

重慶,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是重慶擔起“上游責任”、體現“上游擔當”的必然要求。

重慶豐都縣地處長江上游,武陵山脈深處,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雖有水量豐足的長江干流橫穿而過,但是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影響,當地蓄水、保水能力較弱,工程性、季節性缺水現象突出,全縣供水能力還需提升。2022年,連晴高溫導致豐都縣多條河流斷流、水庫干涸,農村地區供水短缺,筑牢水安全保障體系刻不容緩。

了解到相關情況后,農發行重慶市分行迅速行動,立足豐都縣境內流域沿岸砂石資源豐富的優勢條件,積極探索“政府引導+銀行支撐+公司經營+市場運作”“以砂興水”新模式,累計投入信貸資金4億元,支持豐都縣茨竹、蓮花等六座水庫建設,切實提升全縣供水保應能力。

基金支持的觀景口水利建設項目。農發行重慶市分行供圖

近年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圍繞打造“水利銀行”“綠色銀行”特色品牌,累計投放長江大保護貸款近千億元,積極支持了全市水利、國儲林、農村清潔能源等領域重點項目,截至2023年末,全行綠色貸款余額692億元,佔全市的10%,為重慶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貢獻了重要力量。

加“數”奔跑 賦能普惠金融提質效

3月7日,對於重慶市武隆區潤龍水利工程維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而言是個好日子,早上她接到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客戶經理通知,得知她申請的1386萬元貸款當天將發放,去年以來困擾她的項目資金缺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潤龍公司是武隆區的一家小微企業。2023年,公司承建了武隆區丘陵山區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示范、接龍內澇應急和水源地保護等多個項目,資金缺口較大,但一直苦於沒有抵押物,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以前跑過幾家銀行,都被拒絕了,如今有了農發行的貸款,工作推動就更有底氣了。”

去年以來,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圍繞做好“數字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借助總行“小微智貸”系統,為在渝小微企業量身定制了“融擔貸”線上應用場景。該場景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手段,在擔保公司為小微企業提供增信基礎上,農發行重慶市分行“見擔即貸”,既有效解決了部分小微企業抵質押擔保物不足、風險管理成本較高等限制因素造成的融資難問題,又提供了便利化的用款方式,借款人全流程在線辦理業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授信激活、放款申請、合同簽訂等環節,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快捷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系統已累計授信5億元,為重慶涉農小微企業引來了政策性金融活水。

“下一步,我們將以重慶市打造5000億級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為契機,將小微智貸‘融擔貸’線上應用場景作為服務重慶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支持一批特色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流通領域的涉農小微企業,為重慶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更多市場活力。”農發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擊楫逐浪正當時,砥礪奮進再揚帆。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農發行重慶市分行將以農業政策性金融之筆,繪就新時代巴渝和美鄉村新圖景,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實踐的鄉村篇章和農業強國建設的重慶篇章貢獻新的更大力量。(黃於七)

來源:農發行重慶市分行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