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春天藝術劇院上演《春暖人間》

“廣安團演廣安劇,家鄉人看家鄉戲。”4月24日,廣安春天藝術劇院精彩亮相《春暖人間》舞台,好評不斷。
精心創排 24名演員全部本土化
據悉,由廣安市委宣傳部聯合成都藝術劇院創制的大型原創話劇《春暖人間》,以普通家庭和個人關鍵節點的生活變遷,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謳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此前,《春暖人間》已在成都、深圳等地精彩上演,由成都藝術劇院組織演出。
“此次精彩上演的《春暖人間》,在執行導演的指導和成都藝術劇院的協助下,由廣安春天藝術劇院精心創排,24名演員全部實現本土化。”廣安春天藝術劇院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蔣曉明介紹,今年1月,廣安春天藝術劇院挂牌成立,吸引了一大批經驗豐富、功底深厚的演職人員加入,其中,包括5位國家級演員。
蔣曉明介紹,為讓《春暖人間》更好地體現廣安特色,團隊對劇本進行了略微調整,根據地方特色加入了不少廣安方言,更接地氣。
“為演好該劇,在成都藝術劇院赴深圳、成都等地演出期間,我們組織演員跟班學習、認真觀摩﹔排練期間,演員白天排練、晚上背台詞,認真打磨每一個表情、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每一點布景。”蔣曉明表示,盡管與一些成熟的劇院相比,劇院演員在舞台張力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大家帶著‘廣安的劇院一定要演好廣安的劇’的信念,下最大功夫,力求呈現最佳效果。”
“從策劃到創排,再到最后首演,整個過程很順利,最后的演出效果也不錯,可以說,廣安春天藝術劇院不亞於專業、成熟團隊的水平。”執行導演蔣一帆評價道。
精彩演繹 90分鐘掌聲不斷
下午3時30分,隨著音樂《春天的故事》響起,《春暖人間》廣安本土化首演拉開帷幕。話劇一開場,一群青年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鄧小平同志故居,了解鄧小平同志生平事跡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深刻變化。在這裡,重游故裡的老年安然與他們相遇,通過巧妙的歷史書寫、時空交替與對話,為他們講起過去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場景,時間和空間的交錯、回憶和現實的交織……觀眾被自然地帶入到上世紀70年代末的鄧家老院子。
舞台上,演員們全心投入到表演中,將改革開放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跌宕、情感起伏、悲歡離合娓娓道來。演員們塑造出一個個生動的角色形象,為觀眾們講述了精彩的故事﹔聲、光、影等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把觀眾帶入曾經的歲月。
90分鐘的演出,贏得全場無數掌聲。
反響熱烈 期待更多《春暖人間》精彩上演
“這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演員們演得很好,讓人備受感動。今天帶著學生們來觀看《春暖人間》,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改革開放史的理解和認識,很有意義。”廣安友誼中學官盛校區教師李冠軍說,大家在這部話劇中看到了大歷史和小人物的結合,也看到了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更能深刻感受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這是我第二次觀看《春暖人間》,相比之前的演出,這次加入了很多廣安元素,特別是一些本地方言,讓人聽起來更有親切感。”市民劉楊是話劇愛好者,得知該話劇此次由廣安本地劇院的演員演繹,第一時間來到現場“嘗鮮”,“沒想到我們廣安也有這麼一群優秀的演員,希望我們的劇院發展越來越好,經常開展這種惠民演出,讓廣安人在家門口就能感受戲劇的藝術魅力。”
“這次演出,我們團隊都很努力,觀眾們也很給力。”杜東升的扮演者樊亞君講了兩個細節:全體演員謝幕時,劇場掌聲、喝彩聲經久不息。演出結束后,師生們即將乘車離去,當看到剛走出劇場的演員們,大家立即歡呼起來,從車窗伸出大拇指,並大聲呼喊著劇中角色的名字。
“這個場景讓我們很感動,也很難忘,對於我們劇院的所有人來說,是一種認可,更是一種激勵。”樊亞君表示,未來,將和團隊成員一起,用心用情用力演好每一個角色,共同打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給觀眾帶來更精彩的演出。
來源:廣安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共建 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
- 人民網重慶4月29日電 (陳琦、劉敏) “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正式通航,首台機組發電!”4月29日,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聯合舉行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正式通航暨首台機組發電活動,標志著川渝合作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首個航運樞紐開始進入運行階段。該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對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運大通道建設和交通物流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