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探索金融黨建助企惠民新路 共建江北嘴金融黨建先行區

央地協同擦亮“紅金渝”品牌

2024年05月20日08:0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前不久,五裡店街道星耀天地一樓咖啡館的店主藍女士又申請到一筆150萬元的貸款,用於店面提檔升級。這筆貸款是藍女士在已有抵押貸款的情形下,經社區金融網格員張澄澄幫助申請到的。

與此類似,在觀音橋街道黨工委和轄區金融網格員的牽線搭橋下,重慶人道美食品連鎖公司也獲得華夏銀行重慶分行授信的2500萬元中長期普惠貸款。

這些貸款能夠申請成功,得益於江北區“金融黨建助企惠民”的積極探索。2022年5月20日,江北區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黨委攜手37家金融機構,在國內首創共建江北嘴金融黨建先行區,打造“紅金渝”金融黨建品牌,開啟了一場以金融黨建助企惠民的探索。受益於“黨建搭台·銀企對接”活動,江北區迄今已有167家企業獲得銀行集中授信424億元。

兩年來,共建金融機構從37家增至104家。各方共同努力,以改革創新推動黨建把金融的力量聚合起來、資源串聯起來,延伸到基層治理網格的末梢。

多跨協同

暢通金融助企惠民“毛細血管”

“重慶南方數控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貸款700萬元,貸款利率由5.35%降至3.8%”“重慶山城燃氣設備有限公司獲得貸款300萬元,貸款利率由5%降至4.15%”……

5月15日,記者從江北嘴金融黨建先行區共建中心了解到,近20個市場主體獲得“黨建增信·融資助企”金融優惠政策支持。

江北區是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載區。金融資產規模、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佔全市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金融業是該區的支柱產業和“金字招牌”。與此同時,江北區經濟活躍,經營主體超過13萬家。

江北區為何選擇“金融黨建”這條賽道?

“我們通過調研發現,一些企業主明明缺貸款,但接到銀行推銷電話又匆匆挂斷”“銀行想放貸,但一些有需求的企業缺關鍵信息或沒有抵押物,銀行又不敢貸”……江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這反映出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還不能完全匹配、銀行信貸資源投向不夠,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現象依然存在。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暢通金融助企惠民“毛細血管”,需要打破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傳統壁壘,建立黨建統領多跨協同的體制機制,促進各方信息聯享、工作聯動,推動金融資源向助企惠民集聚。

在這一思路下,“紅金渝”金融黨建品牌應運而生。

“紅,是指黨建的鮮明政治屬性﹔金,是指金融的服務本色﹔渝,則體現重慶的辨識度。”該負責人表示,“紅金渝”金融黨建品牌成為黨建統領多跨協同機制的總抓手,並創新推出了黨建統領·央地協同、黨建增信·融資助企、黨建引領·三網融合等多項硬核舉措。

在“紅金渝”的帶動下,機構、功能、人才在江北持續集聚。以建設江北嘴金融黨建先行區共建中心、西部金融法律服務中心、西部金融培訓中心為支撐,一個開放穩定的金融生態體系正在形成。

黨建增信

企業黨建工作成融資“加分項”

“得益於黨建成效,我們公司經營更加穩健,也獲得了成本更低的銀行貸款,支撐了企業的快速發展。”恆宇華頓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宇華頓)總經理、黨支部書記余洋說。

恆宇華頓是一家專業從事油氣儲運的民營企業,主要與國內外知名油氣運營商合作,業務經營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非常希望從銀行獲得充足的貸款。“一直以來,我們非常重視以黨建工作提升企業的運營效能。”余洋說,2022年公司黨支部與重慶銀行江北支行黨支部建立了聯系。

“銀行主動來了解公司經營情況,著重對企業黨建帶動業務發展情況進行詳細摸底。”余洋介紹,了解情況后,重慶銀行江北支行通過應收賬款質押等方式,為企業提供了所需的流動資金,並在授信額度、利率優惠、轉貸續貸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銀企合作為何如此順暢?這得益於“紅金渝”金融黨建品牌旗下的“黨建增信·融資助企”政策探索:試點將企業黨建工作情況納入銀行融資授信評價體系,作為授信的重要參考。重慶銀行江北支行正是試點銀行之一。

該支行黨支部書記、行長何知明告訴記者,恆宇華頓黨建工作規范、基礎扎實,與業務經營融合較好,為企業融資授信加分不少。

有了銀行的支持,恆宇華頓的資金成本由合作前的8%—9%,降到現在的4%以內﹔企業年營業額從5000多萬元提高到5億多元,實現了快速增長。

江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把企業黨建工作作為融資“加分項”,對已建黨組織、未建黨組織的經營主體分別設置10個、4個評價指標,評價等次較好的企業,在滿足銀行授信基本條件的前提下,銀行可針對性匹配提高授信額度、降低融資成本、延長貸款期限等政策,讓黨建為企業發展賦能。試點以來,已有72家企業因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較好、黨建綜合評價等次較高,獲得優惠貸款共計6.14億元。今年開始,試點銀行由2家擴大至9家,會有更多“抓黨建、促生產”的企業因此獲益。

三網融合

企業獲得“精准滴灌”金融服務

“沒想到,一場銀企對接會解決了我們的資金難題。”近日,在江北區華新街街道,入駐華新智慧經濟產業園的潤墨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潤墨科技)財務專員鄧艷高興地說。

潤墨科技是一家從事醫療診斷檢測的小微企業,2023年初流動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鄧艷和同事多次跑銀行,因為沒抵押物,始終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就在公司一籌莫展之際,恰逢華新街街道黨工委舉行了一場銀企對接會。會上,鄧艷與轄區的金融網格員詹拓取得了聯系。詹拓的另一個身份是華夏銀行重慶江北支行普惠客戶經理。

獲知企業的資金需求,詹拓及時上門確認了潤墨科技的經營情況,立刻為其量身匹配了華夏銀行一款個性化融資產品,讓潤墨科技在短時間內獲得了10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銀行職員成為我們轄區的金融網格員,能夠更好幫助轄區企業獲得‘精准滴灌’的金融服務。”華新街街道組織委員覃鷺說,為打通金融助企惠民“最后一百米”,街道積極落實黨建統領金融服務網、銀行風險合規管理網、基層治理網“三網融合”,將金融機構、隊伍、普惠金融服務下沉到社區網格。

覃鷺說,街道積極搭台定期舉行銀企對接會,依托轄區內的黨建統領網格驛站,群眾和企業主可隨時向金融網格員了解銀行服務。截至目前,通過“黨建引領·三網融合”機制,園區企業成功獲得轄區銀行的低息貸款1570萬元。

江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遴選39家銀行保險機構,結對聯系12個街鎮以及商圈、園區。金融機構向每個社區選派3—5名優秀職工,作為金融網格員與基層治理網格員一起蹲點、走訪,摸排網格內企業和個人的金融需求,同時也積極發現和攔截非法金融活動,1379個基層治理網格基本建成15分鐘金融服務圈。

兩年來,通過“三網融合”,結對銀行機構累計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居民新發放貸款14億元,結對保險機構提供風險保金額近100億元,賠付支出近600萬元。(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張珺)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