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數字化賦能課堂擴優提質

巴蜀小學1+1+N教育互助行動走進大足

2024年05月24日14:54 |
小字號

“果然是‘一屏在手,上課不愁’,‘學·教小助手’讓我的課堂換煥發了新的生機!”重慶市大足區寶頂鎮實驗小學英語教師曾茂華在跨學科主題學習課例展示后感嘆到。5月22日,“中國好老師 巴蜀公益行”1+1+N教育互助行動在大足區寶頂鎮實驗小學舉行。

巴蜀小學張秋宇老師作課例展示。巴蜀小學供圖

巴蜀小學張秋宇老師作課例展示。巴蜀小學供圖

據悉,該項互助行動已堅持20余年。此次教育互助行動聚焦“數字化賦能課堂擴優提質”主題,旨在助力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充分發揮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獲獎成果——巴蜀小學“學科+”成果示范引領作用,以數字化賦能課堂教學變革,加強教育實踐與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和川渝地區教育協同發展,服務基層教育,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共創教學新形態 助推高質量發展

巴蜀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郭婭娟、集團執行校長羅軍帶領巴蜀小學志願者教師團隊與來自自貢市富順縣代市鎮中心小學,寶頂實驗小學,大足區希望小學,榮昌區安富中心小學,銅梁區巴川小學,潼南區梓潼小學等各校校長、種子教師、教師代表以及周邊友好學校校長和教師代表展開對話與交流,通過課例展示、教研評課、學術對話等方式,達成“1+1+N”共同體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共建、共享。

巴蜀小學團隊與渝西線牽手學校種子教師開展集體教研。巴蜀小學供圖

巴蜀小學團隊與渝西線牽手學校種子教師開展集體教研。巴蜀小學供圖

郭婭娟在致辭中談到,希望和大家一起聚焦新課標,提升育人質量,組建學習共同體,影響和帶動區縣鄉村學校的種子教師們快速提升專業素養﹔並倡議老師們聚焦數字化,不斷探索數字環境中的新課程、新教學、新評價、新空間、新治理等,形成數字技術全面支持的教育發展新生態。

“石魂課程”體驗現場。巴蜀小學供圖

“石魂課程”體驗現場。巴蜀小學供圖

重慶市大足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唐幫勇表示,“石魂教育”是大足教育的一張品牌,在此影響下,探索出了鄉村教育小而優、小而美、小而特的獨特道路,希望在在巴蜀團隊的引領和幫助下,能帶動更多學校取得新的突破和發展,也更期待未來能加強合作與交流,攜手共進提升大足基礎教育整體水平。

“學·教小助手”賦能 創造“活”在日常中

在寶頂實驗小學曾茂華老師的英語課和巴蜀小學張秋宇老師的藝術課上,數字化賦能讓課堂新樣態得以常態優質的達成,“學·教小助手”讓課堂變得更有效率和質量,與會老師們直觀的感受它帶來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智慧教、自主學、個性創的驚喜改變,讓區縣和鄉村的課堂一下子活了起來。

教研評課環節中,雙方學校的英語教研員對數字化賦能下真實課堂變革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在針對課例的深度對話交流與互助指導中,老師們有了更多一線課堂變革的抓手,也認識到了日常教學中平台支架的重要作用。

志願者老師們和渝西線牽手學校種子教師也組建起了“學習共同體”,便於相互結對展開后續進一步交流線上、線下聯動教研等促進常態教育教學互動交流機制。

據了解,“學·教小助手”是巴蜀小學基於“學科+”教學成果,研發推出了“中央廚房”式全學科(組)、全年級、全單元、全課時覆蓋的結構化資源和課堂教學工具。通過學科組教研集體備課,篩選、整理、制作,研發出覆蓋全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體育、信息科技、勞動、綜合實踐、班隊、心理健康等學科(組),每個年級、每個單元、每個課時的數字化教學資源12000多個。其數字化資源,包含“單元資源”和“課時資源”。以語文學科為例,其中單元資源包括單元規劃圖、單元導學、教材單元關系圖、能力素養進階圖、單元評價等資源。

郭婭娟表示,未來,巴蜀小學將切實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廣形成共享機制,使優秀成果在推廣應用中實現再創新、再提高,為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巴蜀小學的應有之為。(袁杰)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