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單位簽署8個重點項目 現場簽約金額108億元
2024外資金融機構川渝行重慶站活動成果豐碩

人民網重慶5月28日電 5月28日,從重慶市委金融辦獲悉,為期3天的2024外資金融機構川渝行(重慶站)日前落下帷幕。期間,舉行了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座談會暨陸海新通道經貿投融資對接會等系列專題活動,凸顯國際、高端、務實辦會特點,備受關注、成果豐碩。
70余家外資金融機構雲集
打造暢通陸海新通道的金融服務網絡體系
據悉,此次活動具有三個方面特色:一是嘉賓層次高。有東亞銀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等11家外資金融機構中國行(公司)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安聯保險等15家外資金融機構中國行(公司)副行長、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摩根大通銀行、荷蘭安智銀行等12家海外銀行在華直屬分行行長、分公司總經理或代表處首席代表。二是覆蓋范圍廣。參會外資金融機構共計70余家,與會外資金融機構通過與西部金融機構共建共享,進一步形成了暢通陸海新通道、連接“一帶一路”的金融服務網絡體系。三是會議主旨充分凸顯了多跨務實合作特色。國家對西部金融中心賦予了立足西部、面向東亞東南亞南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目標區域定位,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西部金融中心資源聚集輻射服務的經濟腹地,服務通道成為西部金融中心最具辨識度的突出特征。暢通對通道物流、貿易、投資的金融支持,推動通道沿線的西部企業“走出去”、東南亞企業“引進來”發展,形成良好的產業資金循環,是強化資金聚集輻射、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路徑。
重慶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通過充分發揮與會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海外網絡及客戶的資源稟賦和自身國際化、專業化優勢,為“出海”渝企提供覆蓋陸海新通道的物流金融、產業金融、貿易金融、汽車消費金融等全方位服務,對於共同推進以聚集金融資源、輻射服務通道為核心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梳理180余家企業260余項需求
撮合外資金融機構與出海企業務實合作
據了解,會前已梳理出賽力斯、鑫源汽車等180余家企業在經貿撮合、貿易結算、汽車消費金融等8方面260多項金融需求,提供給與會外資金融機構。針對“出海”重點渝企提出的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的經貿撮合及本幣結算、安全收匯、貿易融資、境外產業融資、汽車消費金融等需求,外資金融機構現場介紹了其在出海目標區域的金融服務網絡及客戶資源稟賦情況,結合自身業務優勢,積極回應“出海”企業合作需求,以及對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服務陸海新通道的意見建議。
5月21日,外資金融機構川渝行(重慶站)代表團一行考察賽力斯兩江工廠。重慶市委金融辦供圖
其中,東亞銀行建議通過境內外機構聯動提供跨境融資性保函,解決“走出去”投資企業及海外經銷商海外融資成本高的困擾,以及與出口信用保險合作形成跨境融資的閉環,支持外資金融機構以金融信用賦能商業信用,為“走出去”企業撮合優質合作商搭建金融服務導航。開泰銀行建議基於“金聯體”強化合作,形成“境內外同業金融機構+開泰中國+開泰母行及其分子行”的合作機制,為跨境融資提供境內外抵質押品的風險防控及增信措施。
活動期間,33家外資金融機構與37家“出海”渝企開展了貿易撮合及投融資洽談,具體包括長安汽車、賽力斯等重點汽車及摩托車企業12家、重慶信科通信工程等電子信息高新企業7家、中鋁高端制造等重點新材料企業6家、千信集團等重點跨國貿易物流企業6家、中冶賽迪等央國企6家。其中,富邦華一銀行與跨境電商大龍網、菲律賓金融銀行與德呈威科技、開泰銀行與宗申機車,以及摩洛哥非洲銀行與長安汽車、賽力斯等在經貿撮合、供應鏈貿易融資、出口信保提額、汽車消費金融等方面深入溝通合作意向。
5月22日,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座談會暨陸海新通道經貿投融資對接會舉行。重慶市委金融辦供圖
15家單位簽署8個重點項目
現場簽約金額共計108億元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簽約儀式,15家單位簽署8個重點項目,涵蓋消費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貿易金融、同業合作等領域,簽約金額共計108億元。
5月22日,15個單位現場簽署8個重點項目,簽約金額108億元。重慶市委金融辦供圖
其中,南洋商業銀行與螞蟻消金、馬上消金等境內消費金融公司在同業融資、互聯網貸款、結算理財等綜合業務開展全面合作,並將在科技金融領域開展更廣泛交流協作﹔三井住友銀行、富邦華一銀行聯合為渝農商金融租賃公司發放10億元ESG綠色銀團貸款,成為西南地區非銀金融機構首筆ESG綠色銀團貸款﹔東亞銀行在貿易及供應鏈融資、現金管理服務等方面與重慶醫藥深化合作。
馬來西亞聯昌銀行與重慶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簽署同業合作協議,在建立同業合作關系、開展業務授信的基礎上,推進本幣支付結算、貿易融資債權跨境轉讓等方面的合作。聯昌銀行還將協助這2家重慶本地銀行優質客戶“走出去”,特別為其走進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主要市場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以及協同聯動為“引進來”企業提供跨境資金池管理、跨境產業融資、供應鏈貿易融資等優質金融服務。
重慶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同業合作有利於充分運用外資金融機構與本地銀行互補的天然基因,發揮外資銀行特色化、國際化業務產品及海外網絡服務優勢和本地銀行對境內中小企業主體全覆蓋的網絡優勢、全生命周期、高頻次服務的深度粘合優勢,暢通同業合作渠道,擴大同業授信額度,開展整合營銷推廣,促進雙方實現優勢互補。同時,通過外資銀行與本地銀行相互授信,也為境內外機構互開賬戶、短期資金融通(拆借)及跨境結算、融資擔保等業務合作提供了授信額度基礎,為有效支持通道企業跨境發展夯實了金融通道基礎設施。
“金聯體”首次擴容
市外2家外資金融機構加入
在簽約現場,開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來西亞聯昌國際商業銀行上海分行2家外資銀行機構簽署加入“金聯體”協議,標志著“金聯體”首次擴容。
據介紹,2023年4月,西部地區22家地方法人銀行、13家外資銀行在渝機構等57家金融機構發起組建“金聯體”,聯動境內外機構,初步形成覆蓋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和國家的金融服務網絡體系。
此次2家外資銀行加入金聯體,將進一步從4個方面加強與“金聯體”成員間合作,支持企業跨境跨區域發展。一是物流金融合作,探索加入“陸海鏈”,基於多式聯運數字提單開展融資﹔二是貿易金融合作,在經貿撮合優化境外經銷商體系基礎上,強化與陸海新通道沿線銀行機構的代理清算合作,為目的地國家經銷商及“渝企出海”提供賬戶和結算支持,探索運用區塊鏈,加大對通道企業貿易融資支持﹔三是產業金融合作,探索加強成員機構間信貸跨境協作,建立項目利益分享風險分擔機制,深入開展內保外貸、外保內貸等跨境增信合作融資﹔四是汽車消費金融合作,加強與境內外金融機構的風控合作,共同探索降低海外汽車金融門檻及資金成本。
“金聯體”此次擴容,將進一步擴大境外“朋友圈”和“金聯體”網絡覆蓋面,通過業務務實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共享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進一步強化示范帶動效應,帶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共同提升金融服務陸海新通道能級,深入實施“智融惠暢”工程,共同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胡虹、張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內首個"虛擬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在渝啟用
- 人民網重慶11月26日電 (陳琦、實習生姜曉軒)11月25日,“中國基層醫生兒科常見疾病處理能力提升”全國啟動會在渝舉行。來自會上消息,由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牽頭承擔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標准化兒童患者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成功創建我國首個標准化患兒模型,幫助更多的基層兒科醫生持續提升診療水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