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重慶:銀保齊發力  讓普惠金融“雨露”潤企惠民

2024年05月31日16:24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5月31日電 普惠金融一頭連著百姓生活的“小日子”、企業經營的“小生意”,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

近年來,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指導下,重慶各金融機構廣撒普惠金融“雨露”,持續滋養巴渝民生實體。從城市到鄉村,從車間到田間,從企業到社區……精准對接金融需求、加強信貸支持、創新服務模式、兜底保險保障,讓更多優質金融服務以可負擔的成本潤企惠民。

助小微

“陪伴式”金融服務護航企業成長

近日,地處清平鎮的重慶市合川區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下稱“金星玻璃”)新廠房裡,11條智能化生產線運轉忙碌,經過吹制、焊接、貼花、高溫退火、包裝等多道工序,變成一個個造型精美的玻璃制品。

金星玻璃生產車間裡,工人正在打包全新出廠的玻璃杯。張睿 攝

“公司現在採用全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效率是傳統手工制造的近20倍,去年年產值已超2億多元。”金星玻璃總經理龐光偉介紹道。

從2003年開啟僅有的一條人工吹制生產線,到2016年投入首台設備轉為半智能化生產,再到如今升級完成全智能化生產線……龐光偉感嘆,“一路走來,非常不易,每一次轉型都要投入大量資金,還好有農業銀行的支持,幫助我們實現了‘彎道超車’。”

作為重慶合川本土民營企業,金星玻璃生產的酒杯、酒瓶、玻璃壺、花瓶等產品遠銷全球,出口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美國等100多個國家,同時還是五糧液、茅台的玻璃器皿供貨商,目前已成功取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回憶2003年金星玻璃創業之初,“公司缺資金、缺渠道,農業銀行是第一家為我們提供貸款的銀行,首批貸款80萬元,解了企業初創時面臨的流動資金難題。”龐光偉說,21年來,公司與農行的關系就如“魚水”一般,金融支持從未間斷。

去年是金星玻璃資金投入最大的一年,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與產能,公司又儲備了2台全新智能化設備,並將老廠區遷移至新廠區。關鍵時刻,農行重慶合川支行為其量身定制“結算+融資+代收代付”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發放可按天隨借隨還的普惠小微流動資金貸款“抵押e貸”920萬元,用於補充新廠房建成后的原材料資金需求。截至目前,農行重慶合川支行已累計為金星玻璃發放貸款超2億元。

金星玻璃投用的新廠區生產車間。張睿 攝

“陪伴式”金融服務為企紓困,護航企業成長壯大。近年來,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指導下,重慶金融機構將普惠金融融入自身發展戰略,持續釋放動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不止有農行,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重慶農商行充分發揮“人熟、地熟、地域情況熟”的傳統優勢,摸排企業需求,送政策、送產品、送服務上門,持續拓展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

今年初,針對本土火鍋食材供應商重慶市合川麒麟畜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麒麟畜產品”)遭遇豬肉價格波動,導致囤貨積壓、急需流動資金周轉的情況,該行迅速對接企業需求,量身定制授信方案,開通綠色授信通道,為其新增無抵押信用貸款400萬元,有效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全程上門服務,續貸在手機上操作完成,2天時間貸款就發放下來了。”麒麟畜產品董事長譚萬琦點贊道。

截至2024年4月末,重慶農商行合川分行火鍋食材產業貸款1.86億元,較年初余額增長2800萬元。

潤鄉村

銀保合力激活“三農”發展動力

立夏時節,重慶市合川區隆興鎮的高標准農田裡,風吹過稻田,嫩綠的秧苗,扭動著身姿,無人機在田野間靈活穿梭,超細噴霧精准噴洒在秧苗上。

在重慶市合川區隆興鎮的高標准農田裡,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機噴洒作業。張睿 攝

“農業銀行的接續支持,讓這塊土地重新煥發了生機。”重慶神鷹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神鷹農業”)法定代表人楊柳說。

幾年前,楊柳和朋友一起回到家鄉隆興鎮,承包下這片土地,干起種植業。“最開始種植大棚蔬菜,但由於技術不成熟,銷售困難,虧損了不少。”困於資金,楊柳發愁了,公司無抵押物,融資受限,處處碰壁。

在一次主動走訪過程中,農行重慶合川支行了解到企業需要資金投入生產經營周轉的需求,根據經營情況,開辟普惠信貸綠色通道,為其授信普惠小微純信用貸款80萬元。

有了這筆資金支持,楊柳重新研究種植方向和農業技術,採取“上半年種植水稻,下半年種植榨菜”的模式,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如今,經過幾年的成長,神鷹農業已建成山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5個,面積合計5300余畝,擁有綜合農事服務中心2個。

今年以來,農行重慶合川支行再向楊柳投放普惠個人貸款50萬元,支持其進一步擴大高標准農田建設規模,開展無人機病虫害防治、良種繁育等。

此外,保險機構也主動靠前服務,人保財險合川支公司為神鷹農業種植作物提供了保險支持,給上千畝水稻、玉米拴上“保險繩”。

“資金有了,現在還有保險‘兜底’,為我們發展農業種植業添足了動能!”楊柳對未來充滿信心,“爭取把現代農業生產越做越好,帶動更多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農業生產全鏈條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合川監管分局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積極發揮農業保險“穩定器”作用,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支持,優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截至2024年1季度末,合川轄區(含合川區、潼南區、銅梁區)普惠型涉農貸款同比增加16.09%。

惠民生

普惠保險為城鄉居民撐起“保障傘”

“挺意外的,當時隻交了50元保費,沒想到出了事真能報!”近日,58歲的合川區馬嶺村村民荊德倫感嘆道。雖然身上已看不出多處骨折的痕跡,但2年前的那場意外事故仍讓他心有余悸。

時間回到2022年5月,荊德倫在干完農活歸家途中不慎掉進路邊水溝,導致左肩、左胸肋骨骨折,經鑒定為十級傷殘,共花費醫療費用5000余元。

住院期間,他想起自己曾在村委會與中國人壽壽險合川區支公司組織的普惠保險宣傳院壩會上,購買了一份“鄉村振興保”。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中國人壽壽險合川區支公司遞交了理賠申請。

讓他沒想到的是,中國人壽壽險合川區支公司在接到申請后,很快便派人上門調閱病歷、實地走訪,開設理賠“綠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將傷殘給付金3500元、醫療給付金800余元,共計4300余元送到了荊德倫手中。“‘鄉村振興保’真是為咱們老百姓撐起了一把‘保障傘’!”荊德倫感慨地說道。

合川區馬嶺村村民荊德倫的家。張睿 攝

據了解,為助力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普惠保險覆蓋面,2012年,中國人壽壽險合川區支公司推出了《鄉村振興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原城鄉居民小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簡稱“鄉村振興保”)。

“這款保險具有繳費低、保障高、投保理賠簡便等特點,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老百姓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中國人壽壽險合川區支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叢瑞介紹,“鄉村振興保”的落地,切實提高了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風險保障水平、減輕政府的救助壓力,對城鄉居民醫保和社會救助辦法形成有效補充。

近兩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發力,中國人壽合川支公司累計承保“鄉村振興保”超10萬人次,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支付賠款超200萬元,獲賠超3700人次,構筑起農村發展的風險保障屏障。

在重慶,以保險力量兜底惠澤百姓民生,不止在鄉村,還深入到了城市社區居民身邊。

“小區在投保電梯保險后,電梯故障率、維修費等指標都大幅下降,投訴基本沒有了。”近日,在合川區釣魚城街道鹽溪橋社區江潤地中海岸小區,電梯有序運行,業主的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慶鴻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經理何福生滿意地說道。

以往,小區電梯如果出現故障無法使用,往往因為業主意見難以統一、維修資金啟動程序長,“小病”拖成了“大修”,業主和物業都“叫苦不迭”。

2020年4月,人保財險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市住建委等多部門指導下,推出了“保險+服務”的創新模式,通過“用、管、修、保”多維服務,充分發揮“經濟兜底、市場約束、營造和諧、協同治理”四大功能,進一步規范電梯管理,降低居民維修成本,開創多方共贏局面。

重慶鴻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場所。張睿 攝

人保財險合川支公司業務經理黃鬆介紹,公司在承保后,通過巡查維保,主動發現並排除故障,讓承保小區電梯意外停梯率平均降低10個百分點﹔所有故障報修均在15分鐘內響應﹔平均修復時間降低至1.09天內﹔台均維修費降低25.5%。同時,還通過“人防+計防”累計排查、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隱患整改完成率近90%,讓電梯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截至2023年底,人保財險合川支公司累計承保區內“電梯保險+服務”119台,提供風險保障5000余萬元,服務覆蓋8個社區,受益業主12532人。

一個個“小場景”中,普惠金融正釋放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大能量”,傳遞著服務百姓民生的溫度。

普惠金融,“普”是覆蓋面,“惠”是成本。“普”與“惠”兼籌,才能更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據了解,截至2024年2月末,重慶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448.6億元,同比增長18.6%﹔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47%,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發展普惠金融精准施策,引導銀行保險機構以金融要素供給均等化、權益保護平等化、服務綜合化為目標,持續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胡虹、張睿)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