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創新開展“鄉村思政課”

近日,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傳媒工作坊》課程實踐教學在榮昌區直升鎮拉開帷幕,近百名師生深入直升鎮萬寶村、燕兒村和道觀村,通過視頻拍攝進行鄉村調研,與當地村干部、村民們共同探討鄉村振興課題。
此次課程教學打破校園課堂界限,將教學活動擴展至田間地頭,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鄉村思政課”。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創新開展“鄉村思政課”。重慶大學供圖
據了解,此次“鄉村思政課”採用“鎮村出題—學生拍攝—聯合評分—應用鄉村”進行課程設計。活動開始前一周,榮昌區直升鎮萬寶村、燕兒村和道觀村的村支書們就鄉村文化宣傳中遇到的難題,給學生們布置拍攝任務,涵蓋“鄉村數字治理”“森林防火”“移風易俗”“鄉村風貌展示”和“反詐騙宣傳”等主題。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學生們接到任務后,分為24個拍攝小組進行了選題策劃和前期准備。活動當天,師生們在鎮村干部和志願者幫助下,深入花椒採摘園、三角梅產業基地、特色農家小院、公共活動室、民宿露營基地等進行採訪和拍攝。
“‘小院家’APP破解鄉村數字治理難題、西部計劃志願者留鄉創業傳播非遺文化等鄉村新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慶大學2021級學生許晨霖說,此次活動讓他更加了解中國鄉村,並啟發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融入到社會鄉村實踐中去。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凌曉明介紹,學生完成視頻剪輯后,將邀請鎮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參與作品評分,優秀作品將也將作為科普作品應用於鄉村文化建設與宣傳。“這一課程設計以鄉村需求為導向,以服務鄉村建設為應用場景,改變了以往學生創作‘言之無物’的現象,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綜合考核。”凌曉明說。
據了解,作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充分利用高校科普基地的資源優勢,將科普活動、課程教學與學生創作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科普內容與形式的創新。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與榮昌區直升鎮開展校地合作,建立了三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社會實踐服務站,共同打造“鄉村思政課”。通過“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推動學生們更好了解國情民情,堅定師生們的理想信念,進一步展現了學院在課程創新、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實踐探索。(重慶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