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重慶舉辦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重慶舉辦。論壇以“打造高水平創新平台,推動材料學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為推動全國高校材料學科發展與合作搭建高端交流平台。來自全國各大高校近700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論壇。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潘復生詳細介紹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的由來和背景,強調材料產業十分重要,“一代材料,一代制造,一代裝備,一代產業”,若是沒有先進的新材料作為保障,制造業的發展,制造業競爭力提升都很難得到可持續發展。他表示,期待與會的材料領域專家聚合力、謀發展,共同培育和發展材料領域的新質生產力。
潘復生致辭。重慶大學供圖
“新材料作為現代工業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石,已成為各國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指出,重慶大學將搶抓歷史機遇,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全力支持材料學科發揮優勢,面向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服務重慶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以大飛機、軌道交通、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需求工程為牽引,著力在鎂合金基礎研究及產業化應用、先進材料多維多尺度表征技術和釩鈦戰略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特色方向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學術影響力。
王樹新致辭。重慶大學供圖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張衛國表示,西南大學聚焦新重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錨定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的目標,依托學校專業特色,持續加大高水平創新平台投入與建設,推進材料學科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劉長軍表示,西南交通大學在先進交通材料、綠色智能加工、先進功能材料與化工等方面形成了系統學科優勢,學校將加速產學研協同創新,在軌道交通材料技術方面強化攻關,推動材料學科發展再上新台階。
論壇現場。重慶大學供圖
主論壇大會報告環節,專家學者們聚焦渦輪葉片輕量化研究與思考、鐵基磁致伸縮材料及其晶體生長、地方高校材料學科建設策略與實踐、原鎂低成本大規模純化機理研究及其應用、建設世界一流材料國家實驗室、硅基光電集成與Micro-LED微顯示芯片、一流平台支撐一流學科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等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多維度探討高水平創新平台打造、材料學科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新材料研發和應用等問題。
分論壇報告則圍繞材料學科黨建思政、人才培養、學科與隊伍建設、科研平台建設等主題,分5個會場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研討,來自全國54所高校的58位專家為與會代表呈現了高水平學術報告。
據了解,“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由國內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於2010年發起,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重要國內影響的高層次學術會議。之前論壇分別在哈爾濱、廣州、濟南、武漢等13個城市舉行,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四屆,共計近5000人次的國內代表現場參會。
本次論壇由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聯合主辦,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承辦。(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