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聯手演繹“最成都”“最重慶”的城市人文

“寬洪大量”CP2.0版再出圈

2024年06月11日07:1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2024年2月15日,渝中區洪崖洞景區,人氣爆棚。記者 尹詩語 攝/視覺重慶

2024年2月15日,渝中區洪崖洞景區,人氣爆棚。記者 尹詩語 攝/視覺重慶

古色古香的寬窄巷子獨具老成都韻味。成都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古色古香的寬窄巷子獨具老成都韻味。成都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游客在洪崖洞景區邊品美味邊賞節目。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游客在洪崖洞景區邊品美味邊賞節目。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寬窄巷子游人如織。成都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寬窄巷子游人如織。成都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洪崖洞,依山而建的吊腳樓獨具巴渝風情,每當夜色降臨,燈火與江岸交相輝映,每一層都有別樣的風景,像極了《千與千尋》中的湯屋﹔

寬窄巷子,青磚黛瓦間,古朴與現代交錯,琳琅滿目的小吃店遍布市井小巷,充斥著老成都的煙火氣。

洪崖洞與寬窄巷子,分別位於重慶和成都兩地,都是巴蜀文化的代表,同是國內旅游景點“頂流”。

早在2020年,成渝兩地就攜手,“寬洪大量”CP強勢出道,時常同框瘋狂“撒糖”,一波波高甜表白讓人“嗑”到上頭——

“以后的路不管是爬坡上坎,還是輕軌穿樓,我都陪你走”“以后的火鍋不管是牛油特辣,還是清油微辣,我都陪你整”……

到寬窄巷子體驗“最成都”,到洪崖洞感受8D魔幻,成為外地游客打卡川渝的一種約定,更像是一種儀式。

今年重慶兩會期間,加快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打造“寬洪大量”文旅品牌組合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兩地進一步合作開發旅游項目,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寬洪大量”CP的再加碼,兩地都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在地化”,通過建筑、場景、主題街區的植入,演繹“最成都”“最重慶”的城市人文,升級打造2.0版本的“寬洪大量”CP組合,進一步“拿捏”住川渝土著,讓其出現在更多外地游客的“必游”清單中。

“最成都”“最重慶”的城市人文有多火

巴山蜀水,美在雄偉峻險,也美在鐘靈毓秀,自古以來,巴蜀兩地相互依存,市井與煙火、古老與現代在此匯聚,造就了兼容並蓄的城市人文。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兩江交匯的渝中半島,既有大江大河的壯美,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在這裡,“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寫滿了李白的不舍與眷念,“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交織著李商隱的孤寂與思念﹔在這裡,“一城山水半城橋,十七道老城門,九開八閉”勾勒出山水古城最初的容貌,渾然天成的地形地貌又將城市形態分割,匯聚了“山城”“江城”“8D魔幻都市”的獨特神韻。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同處長江上游的成都,雖無大江大河的磅礡,卻有著百水貫城的靈秀。

巴蜀文明發源於長江上游。“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同囿”,這句在史料中存續了近2000年的文字,生動詮釋了川渝兩地一脈相承,山水相依的歷史淵源。

當最能代表市井老成都的寬窄巷子,遇上最具8D魔幻感、濃縮了巴渝傳統建筑風貌的洪崖洞,那些流淌在詩詞典籍裡的文字便有了更豐富的注腳。

“最成都”“最重慶”的城市人文有多火?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游客62.4萬人次,同比增長17%﹔寬窄巷子接待游客85萬人次,雙雙位於全國景區人流榜單前列。

“感覺是和一億人擦肩而過。”來自成都的游客向璐,在洪崖洞體驗了一把“人從眾”模式后,忍不住感慨。

除了感受1樓出門是馬路、11樓出門也是馬路的魔幻地形,向璐還解鎖了眾多隱藏玩法:藏在洪崖洞5樓的“重逢1980”,真實還原了80年代老重慶的市井百態,霓虹閃爍的街區復古又時尚﹔進入6樓的探秘洪崖洞,仿佛置身古蜀巴渝的神話秘境,光影交錯間四季流轉,一口氣就能召喚出白虎、比翼鳥、巴蛇、夔牛四大巴蜀神獸﹔每層樓裡,還有數不盡的美食、周邊,足以讓游客在此逛吃一整天。

“寬洪大量”CP走紅網絡后,洪崖洞、寬窄巷子已不再滿足“刷地標”式的網紅“打卡點”,開始強調城市的文化內涵,通過“在地化”的表達形式,將抽象的巴渝文化、古蜀文化具象化、符號化,成為展示巴山蜀水“文化IP”的精神坐標。

所謂在地化,顧名思義就是讓游客融入當地文化,體驗本土的風俗人情。

依托吊腳樓的建筑結構,洪崖洞被打造成為一座11層的“立體”商業步行街,每一層通道相互連通,像一個偌大的迷宮,不僅展現了重慶8D魔幻地形的奇特,每層樓還設置了不同的主題,通過復刻大陽溝菜市場、八一路筒子樓、山城照相館等場景元素,將老重慶的市井煙火也搬了進來。

作為滿城(后少城)魚骨上殘存的肌理,寬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廷為八旗兵及其家屬修建的“城中城”。在提檔升級中,成都最大限度保留了寬窄巷子的原址原貌,通過“一院一景、一院一品”設計,將北方胡同文化與川西四合院文化有機結合,巧妙串聯天府文化和地標性消費新場景,將其打造為老成都生活樣態的活化區。

到洪崖洞感受“最重慶”,到寬窄巷子體驗“老成都”。隨著眾多“在地化”場景的推陳出新,這對CP再次憑實力“圈粉”。

“吸睛”后如何“吸金”

前不久,記者走進位於寬窄巷子的“可居茶介”,這裡青磚砌牆,灰瓦為頂,綠竹掩映的庭院內,三五游客正品茶閑談,裊裊茶香間,笑語連連,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

作為寬窄巷子裡第一批建起來的高端茶室,“可居茶介”由一座典型的川西老宅院改建而成,牆體門窗上鑲嵌著各式各樣的川西老物件,宋代的石刻、明清的門窗、牌匾,古老的家具飾品,在這裡擁有了第二次生命,和院子彼此滋養。

“借助寬窄巷子的客流和文化,茶室生意很紅火,人均消費在兩三百元左右。”“可居茶介”老板肖烈說。

和全國大部分歷史文化街區一樣,洪崖洞、寬窄巷子通過統一規劃進行改造、升級,既注重文化的傳承,也激活了文旅產業的發展。作為川渝文旅炙手可熱的流量擔當,“寬洪大量”CP在“吸睛”之余,是否也能“吸金”?

早在幾年前,寬窄巷子就曾做過一項調查,當景區日均人流量在15萬—20萬人次時,游客的購買力是最高的。可當客流量繼續增長后,人們反而會因為長時間排隊、堵到走不動路等情況,導致旅游體驗感大幅下降,進而減少消費頻次。

“在各地紛紛感慨消費降級時,如何打破游客隻逛不買的‘魔咒’,是我們和洪崖洞面臨的共同難題。”寬窄巷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梁浩說。

面對年輕消費群體,“話題感”正成為突破口。

比如幾年前“可居茶介”經營就曾遇到瓶頸:游客雖然越來越多,但隨著周邊幾家高端茶飲店陸續開業,同行競爭越來越激烈,進店客人反而少了很多。不久前,“可居茶介”在高端茶飲基礎上,推出了漢服體驗套餐,邀請網紅達人身著漢服進店直播,一邊品茗,一邊撫琴賞花,店裡也提供漢服租賃服務,設置了桌案、琴室等。“現在穿著漢服來打卡的,不僅有年輕人,還有老年人,成為茶室一道新的風景線。”肖烈說。

隨著與游客間的互動增加,寬窄巷子的“話題感”不斷拉滿。“我們需要一個載體,吸引年輕人去消費打卡、發圈分享,讓‘在地化’成為一種流量變現的手段。”彭梁浩說,去年,他們就聯合本地商家菊樂食品,推出了“寬窄”文創雪糕,將武侯祠、大熊貓等成都元素融入雪糕設計中。一時間,到寬窄巷子打卡的游客都會買上一塊雪糕,擺出各種姿勢拍照。

在洪崖洞,8D魔幻夜景也被玩出了新花樣。

“轉過頭來看我。”

“誒好,就是這個表情。”

靠近洪崖洞的千厮門大橋上,攝影師聶楓正在替一位身著苗族服飾的游客拍照,背景裡的洪崖洞流光溢彩。

聶楓在洪崖洞經營著一家旅拍工作室,顧客基本都是來洪崖洞打卡夜景的游客。高峰時期,他平均一晚上就能接七八十單業務。

像這樣的旅拍工作室,去年以來,洪崖洞先后冒出了180多家。

“以前洪崖洞的游客照都是10塊一張的快閃,光顧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利潤很低。”洪崖洞景區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孟瑤說,相比簡單的“逛吃+自拍打卡”,有專業化妝師、攝影師全程跟拍的旅拍團隊,為游客提供了一種更“高階”的選擇。這些工作室還與洪崖洞裡一些民宿服飾店合作,向游客租售店裡的服裝,在降低自身經營成本的同時,也為對方帶來了顧客,實現雙贏。

聯手升級打造“寬洪大量”2.0版

隨著“寬洪大量”這對文旅CP越走越近,川渝兩地正打破行政壁壘,豐富文旅產品供給,不僅通過連線互動,加快融合步伐,還通過推廣、宣傳,擴大巴蜀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這次到了洪崖洞,又體會到另一種美。”來自菲律賓的Sara是一名在成都讀書的留學生。看慣了成都街頭的閑適生活,今年五一,她和同學相約到重慶游玩,“我把洪崖洞的照片發給菲律賓的親戚朋友,大家都很喜歡,覺得它古老又神秘。”

把游客引進來,讓巴山蜀水走向世界。今年以來,在中國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后,重慶著力拓寬入境旅游市場,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144小時過境免簽,構建“蓉進渝出”“渝進蓉出”機制,川渝兩地還聯手推出了“大三峽”“大都市”“大三國”等多條巴蜀文旅走廊入境游精品線路。

作為“大都市”旅游線路中的地標景點,寬窄巷子、洪崖洞發揮著節點作用。

為了方便外籍游客暢游景區,洪崖洞依托渝中區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建設的政策扶持,在景區內增加了可受理境外銀行卡的POS機數量,通過推動外幣兌換服務升級、推廣人民幣“零錢包”兌換服務等,有效打通了外籍游客跨境支付的堵點、難點。

此外,兩地還強強聯手整合資源優勢,壯大互為客源地、目的地的成渝文旅CP。從線上“隔空喊話”,到線下聯動推出時空任意門、表白走廊、雙城影展等文旅活動,“寬洪大量”CP成功引流,吸引游客全面了解和體驗成渝兩地特色文化、特色美食、特色消費場景,不斷疊加出“1+1>2”的效應。

譬如,去年寬窄巷子、洪崖洞共同發行了“寬洪大量”2023數字徽章,限時上線的1314份數字徽章不僅擁有唯一序號,具備數字資產的收藏屬性,還賦予了豐富的文旅實物權益,通過線上線下多元聯動,為兩大景區狠狠攢了一波流量。

彭梁浩表示,未來,寬窄巷子還將與洪崖洞聯合探索數字文旅發展,運用大數據為游客精准畫像,以數據流整合提升決策流、執行流、業務流,打造具有巴蜀文化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的區域旅游目的地。

相關新聞>>>

全面梳理“三重清單”

推動“寬洪大量”文旅CP提檔升級

6月6日,記者從渝中區文旅委獲悉,今年渝中區將全面梳理文脈傳承、公共服務、資源共享“三重清單”,打好線路、產品、價格聯合組合拳,合力提升“寬洪大量”文旅CP的影響力。

近年來,重慶聯動四川先后推出了“寬洪大量”“資足常樂”“七星攬月”“美石美刻”等一批川渝文旅組合,以重慶主城、成都雙核為驅動,聯合推出了覆蓋重慶主城區—大足—武隆—青城山—峨眉山—成都的“大都市”旅游線路,將洪崖洞、寬窄巷子兩大地標景點首尾串聯,吸引游客從一點到一線,從一線到一城。

“我們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針對‘寬洪大量’文旅CP的提檔升級,精心編制了‘三重清單’,共享兩地經驗資源,攜手做大文旅產業發展。”渝中區相關負責人稱,將持續練好內功,深入挖掘自身文旅價值,豐富產品供給和場景開發,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渝中母城的巴蜀故事。

同時,兩地還將進一步強化洪崖洞與寬窄巷子的一體化聯動發展,參與打造成渝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聯盟,並在兩大景區開展多主題、多形式的城市文旅互動,協同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而在長期關注巴蜀旅游發展的業內專家,戴德梁行重慶策劃發展顧問部主管、董事馬麗華看來,要將“寬洪大量”CP引向深入,首先應該擺脫低層次競爭,使其進一步走向開放和融合。

馬麗華認為,兩地政府應積極搭建互動平台,通過區域間的聯動帶動商客雙贏,比如可聯合推出“寬洪大量”一碼通旅游平台,整合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和寬窄巷子的商戶信息,一站式滿足游客樂游兩地的全過程需求,從頂層設計上促進兩地文旅發展的優勢互補、客源互送和市場共享。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左黎韻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端午假期重慶累計接待國內游客701.44萬人次
  游客在重慶歡樂谷體驗泰式主題玩法。景區供圖 人民網重慶6月10日電 (記者馮文彥)6月10日,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員會發布消息,2024端午假期,重慶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701.44萬人次,同比增長9.5%﹔實現旅游總收入41.23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長17.9%。…
群眾反映家門口道路安全隱患問題 獲積極回復
  人民網重慶6月10日電 (陳琦)“學校周邊大貨車車速過快、人行道被車輛佔用、小區門口車輛違停嚴重”……近日,有不少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反映家門口的道路安全隱患問題,給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得到當地有關部門妥善解決。 隱患一:學校周邊大貨車車速過快 回復:加強對該路段貨車整治,確保校園周邊交通安全 “巴南區瑞龍路,下午3-4點有不少大貨車通行,其車速快噪音大,且攜帶灰塵造成空氣污染,瑞龍路一帶有幾所學校,學校周邊白天時間,大貨車是否該禁止通行?”最近,重慶市巴南區一位網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校園周邊大貨車通行有安全隱患一事。…
百位“大咖”齊聚山城 共話汽車產業發展新路徑
  人民網重慶6月8日電 (記者胡虹)6月6日至8日,“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 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論壇以“在變革的時代 塑造行業的未來”為主題,吸引全球100多位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圍繞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AGI產業化、新投資賽道、供應鏈發展、海外出口等熱點話題展開對話和探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