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三大招”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6月17日,在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教育強市區縣行”發布會上,重慶理工大學表示將通過制定實施學科專業對接區縣產業方案、平台協同共建方案、高層次人才入駐企業方案,大力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持續提升服務地方發展質效。
發布會現場。鄒樂攝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表示,市教委制定出台“教育強市區縣行”行動方案,推動高校立足自身特色優勢、著眼服務大局,“走出校園、走出實驗室”,“走進區縣、走進園區、走進企業”,主動服務區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7年,全市高校應用學科專業與全市產業匹配度達到90%以上,建成產學研合作機構100家,互派科研人員1000人次,服務企業5000家,承擔聯合攻關項目1萬項,實現區縣全覆蓋。
“重慶理工大學是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一直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扎根重慶大地辦好應用研究型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介紹,學校對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構建了“學科對接產業圖譜”,進一步凸顯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辦學特色。目前,重慶理工大學在兩江新區、高新區、璧山區等區縣布局建設有人工智能學院、數控機床研究院、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特別是將37項專利成果作價1億元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合作成立了國測時柵科技有限公司,助力重慶建設百億級數控機床產業集群﹔在巴南區成立了理工清研科技公司,研發的系列裝備用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開發,累計產值已超20億元。
康騫表示,重慶理工大學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力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向最高處攀登、向最深處鑽孔、向主戰場進軍,持續提升服務發展質效。一是制定實施學科專業對接區縣產業方案,構建“一學院一園區、一學院一鏈主、一學院多基地”網格化產學研合作新模式﹔二是制定實施平台協同共建方案,推動國家大學科技園、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在區縣建設分園區、分中心,促進優質創新資源向區縣擴散﹔三是制定實施高層次人才入駐企業方案,引導科研人員把科研做在產業鏈上,促進學校更好地服務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