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重慶啟動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基地建設

2024年06月19日20:41 |
小字號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6月19日,由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主辦、渝中區教委承辦的教育部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基地建設啟動會暨教育評價改革研討會在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校舉行。會議部署了重慶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基地建設工作,研討了教育評價改革重點難點。

會議現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會議現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合作簽約

助力渝中建設“重慶市教育評價改革示范區”

據了解,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作為首批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基地共建單位之一,將在戰略統籌、研究突破、管理創新、咨政服務上持續發力,切實為教育評價改革的深入推進提供咨詢建議和決策支撐。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這是渝中區的發展理念。近年來,渝中區積極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形成了覆蓋中小學、幼兒園、職業教育等五大領域的教育評價體系。

為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助推渝中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會上,重慶市教育評估院與渝中區教委簽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共同打造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示范區這一戰略目標,在專家庫建設、特色品牌打造、人才隊伍培養、評價產品合作研發、成果運用等領域開展合作。

簽約儀式現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簽約儀式現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渝中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楊勇表示,希望在市教委、市教育評估院的幫助與指導下,渝中區以建設“重慶市教育評價改革示范區”為載體,開展相關研究和實踐,助推“雙減”背景下區域育人模式改革,努力建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重慶特色、具有渝中辨識度的學校質量評價體系。

他山之石

合力攻關促發展

簽約儀式結束后,渝中、南岸等六個區交流展示了各自的教育評價改革工作經驗和案例成果,為重慶各區縣、學校的評價改革提供了新的啟發與幫助。

渝中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魏英俊以《構建“1433”新模式,打造教育評價的渝中實踐新樣態》為題進行分享。“1433”即確立1個目標,創立4維體系,探索3種評價,搭建3大載體。他表示,下一步,渝中區將進一步完善“1433”評價模式,突破評價模型構建、評價工具優化、評價結果運用等難題,為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教育評價貢獻渝中力量。

南岸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考試中心主任朱靜萍在《用好評價指揮棒 撬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介紹,南岸區堅持目標引領、發展導向、多措並舉,深化評價改革。下一步,南岸將深化與中國教科院、市教育評估院的院區合作,以“全域推進+重點突破”雙管齊下的方式,切實推進各級試點項目和課題研究。

永川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總督學童斌以《系統構建“553”學校辦學質量督評體系,助力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為題展開分享。他表示,近年來永川區系統推進“五類主體”評價改革,建立健全“五立五破”評價機制,著力匯聚“三方協同”評價合力,全面建成“553”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區域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大足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肖建順在《“七個注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報告中介紹,大足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注重設計引領,明確改革目標責任﹔注重科學履職,深化黨政評價改革﹔注重分層管理,深化學校評價改革﹔注重激發活力,深化教師評價改革﹔注重個性發展,深化學生評價改革﹔注重德才為先,深化用人評價改革﹔注重改革成果,彰顯大足品牌智慧。

開州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政府總督學鄧洪明在《以教育評價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談到,開州區通過建立三個體系、強化三個轉變、突出三個重點、堅持三個立場等舉措,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實踐。

萬盛經開區黨工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局副局長付應凱在《“兩單”並舉,“五向”齊發,以高質量教育評價改革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介紹了該區三年來深耕履職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改革、用人評價改革,落實教育評價改革工作。

劉雲生作主題報告。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劉雲生作主題報告。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供圖

活動期間,重慶市教育評估院書記、院長劉雲生以《攜手深化區縣域教育評價改革》為題作了主題報告,對區縣域教育評價改革的新路徑探索提出了四點建議:深化區域教育評價體系建構與系統推進,深化學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與應用,深化中小學教師賦能評價改革研究與實施,深化學生可持續發展評價研究與推廣。(晏紅霞)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