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

向新而行 天然氣淨化總廠破解高含硫天然氣淨化難題

2024年06月21日21:22 |
小字號

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家中的爐灶和暖氣似乎總是輕鬆地供應著天然氣,鮮少有人會思考這些便捷背后的復雜工藝。在萬州區的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淨化總廠萬州分廠(以下簡稱:萬州分廠),時刻都在進行著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從原料氣中去除有害物質,確保送到用戶家中的天然氣既純淨又安全。

作為中國石油首個自主設計、自主運營、自主管理的高含硫淨化廠,萬州分廠自2009年投產以來,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恰逢第23個全國“安全生產月”,萬州分廠通過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培養高素質人才,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天然氣淨化工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展現了“安全、綠色、數字、效益、美麗”淨化廠的卓越風採。

萬州分廠機器轟鳴。曾英豪攝

萬州分廠機器轟鳴。曾英豪攝

AI加持護航安全生產

萬州分廠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范圍內,自主設計在運硫化氫含量最高的天然氣淨化廠。其主要任務是處理含有高濃度硫化氫的天然氣,這種天然氣中硫化氫的含量高達110g/m3,是目前中國石油自主設計運營硫化氫含量最高的天然氣淨化廠。高含硫天然氣不僅具有強腐蝕性和劇毒性,還伴隨著高溫、高壓和易燃易爆的特點,對淨化技術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為此,萬州分廠重點抓好設備本質安全,完善現場風險管控措施,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技能,運用智能化手段,不斷提升高含硫淨化生產風險管控水平。

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巡檢。 曾英豪攝

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巡檢。 曾英豪攝

萬州分廠廠長雷恆介紹,2013年,廠裡擴能新建了日處理35噸的硫磺回收裝置,進一步提升了處理能力和環保水平﹔2017年,對設備、管線、閥門等進行系統性材質升級,從根源上解決了影響裝置長周期運行的問題。

在不斷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眼下發展迅猛的AI技術也被萬州分廠運用到了生產工作中,讓安全生產多了“科技范兒”。

自動巡檢機器人。曾英豪攝

自動巡檢機器人。曾英豪攝

在過去,隻能採取傳統的檢漏方式來判斷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是否泄漏,風險高,疏散時還得觀察高處的風向標來決定疏散方向,響應慢。

現在萬州分廠全覆蓋布控安眼系統和工業視頻,並引入了GDS可燃和有毒氣體探測系統、氣雲成像探測技術等監測手段,可以在100米的范圍內精確檢測泄漏點,並且預測泄漏的擴散趨勢,為作業人員的疏散提供方向和依據。

“萬州分廠在日常生產中應用的視覺大模型,可以在對氣體的密度進行探測之后,做出實時研判,人員無需進入風險區域就能採集到所需數據,有效減少人工巡檢頻次和潛在風險,真正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高效轉變。”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如果遇到必須到現場作業的情況,廠裡的作業人員都配置具有定位功能、攝像功能的智能安全帽,通過指揮中心的一塊大屏幕,就可以實現對人員實時定位,已經達到涉硫區域所有人員位置可視化、可控化。“甚至連作業人員出現停止不動的情況都會引起系統預警,最大限度地避免泄漏造成的生產風險。”他說。

勇擔高含硫淨化“試驗田”

從“一年三修”到“兩年一修”,萬州分廠通過總結高含硫技術經驗、開展高含硫技術攻關、建立上下游日常溝通機制,持續推動生產裝置平穩運行,走在了高效安全生產的前沿,為行業樹立了標杆。

十五年來,萬州分廠從建廠項目建設到2013年、2022年的兩次升級改造,勇擔西南油氣田技術輸出的“試驗田”的責任,大膽創新應用“四新”技術,創下首次應用中國石油自主知識產權的CPS硫磺回收工藝、首次應用中國石油自主知識產權的CPO氧化吸收尾氣處理工藝、首次應用具有中國石油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氣余壓發電裝置、首次應用COS水解國產工藝、首次應用硫磺回收裝置撬裝化技術、首次應用高鹽廢水低溫結晶蒸發處理技術以及首次應用鍋爐低氨燃燒技術等“7個首次”,並將相關經驗成功推廣到國內塔裡木油田、國外哈薩克斯坦、古巴等國外油氣田大中型油氣工程中。

萬州分廠一級脫硫裝置。曾英豪攝

萬州分廠一級脫硫裝置。曾英豪攝

據介紹,萬州分廠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范圍內首次應用的COS水解國產工藝,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羰基硫水解工藝“零”的突破,補齊了天然氣領域氣固相催化水解羰基硫的技術短板,極大提升了我國在天然氣高效脫除有機硫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產品氣總硫含量從90mg/m3以上降到10mg/m3以下,顯著低於20mg/m3的有關標准。

萬州分廠數字化管理平台。曾英豪攝

萬州分廠數字化管理平台。曾英豪攝

此外,萬州分廠還致力於數字化轉型,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全面感知、自動控制和智能決策。工廠積極投用國產化DCS系統、SIS系統、GDS系統,集成氣雲成像系統、安眼系統、動設備在線監測系統、腐蝕監測系統、物聯網系統、工業5G(遠程協助)等進行統一管理,提前對設備設施、氣體泄漏、違章行為、振動異常、腐蝕速率進行預警,並開展預防性維護,確保本質安全。

綠色發展成效落地有聲

為落實天然氣淨化總廠的綠色生產要求,萬州分廠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嚴格執行環保標准,通過技術改造和管理創新,不斷減少污染排放。

“在硫磺回收環節中,我們採用的CPS工藝,相較於常規克勞斯硫磺回收工藝,我們實現了硫磺收率的顯著提升,回收率從96%提升至99.25%。”上述負責人介紹,為了適應最新的環保要求,萬州分廠在2022年實施了“雙升級”改造工程,通過實施產品氣質量升級改造以及硫磺回收尾氣治理改造,產品氣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尾氣排放濃度大幅降低,顯著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萬州分廠二級脫硫裝置。曾英豪攝

萬州分廠二級脫硫裝置。曾英豪攝

不僅如此,萬州分廠率先在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范圍內應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氣余壓發電裝置,該裝置可以利用天然氣輸送過程中的壓力差進行發電,不需要額外的能量輸入,實現了零污染高效清潔的能量回收利用,年發電量300余萬度,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人才培養戰略碩果累累

面對高難度的生產管理任務,萬州分廠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團隊。通過每周一課、每人一講、師帶徒結對子等人才培養平台,工廠積極提升員工的技術水平。15年來,分廠共培養出高級職稱9人,技師18人,其中特級技師1人,高級技師3人,1人聘任為二級技能專家,3人聘任為三級技能專家。

另一方面,萬州分廠不僅注重內部人才培養,還向國內外淨化行業輸送了大量成熟人才。通過不斷總結和提煉高含硫淨化生產管理經驗,分廠形成了大量的技術成果,發表了90余篇相關論文,為同類淨化廠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借鑒。

“萬州分廠將依托公司淨化培訓基地,緊扣總廠‘253’人才培養目標,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計劃3年內再培養輸送高含硫淨化專業技術人才20人。”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天然氣淨化總廠副廠長王曉東表示,2024年,天然氣淨化總廠將繼續圍繞“兩保任務”,聚焦“三大上產領域”,聚力做好“三件大事”,積極打造“安全、綠色、數字、效益、美麗”淨化廠,全力建設300億天然氣淨化基地,為西南油氣田公司高質量上產500億作出更大貢獻,堅決扛起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地方經濟、保障民生需求的使命。(馬春鵬)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