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材料研發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高溫高強合金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可廣泛用於宇航電子部件、氫燃料電池等

6月23日,記者從兩江協同創新區獲悉,近日,來自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的新型金屬材料與近淨成型技術團隊在高性能鈦合金箔材制備領域獲得重大技術突破,其開發的高溫高強合金“新品”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空白,可廣泛用於宇航電子部件、手機折疊屏、氫燃料電池及新型航天飛行器等。
上述技術團隊由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重慶三航新材料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三航研究院)聯合組建,團隊主持的市級重點科研項目“航空航天高溫金屬箔材研制及應用”,突破高端金屬板箔材的高質量制備與生產技術。
為何要研究新品?這是因為在復雜的環境中飛行,要求航天飛行器既要“身輕如燕”還要“百毒不侵”。傳統的鈦合金板箔材無法滿足高溫高應力環境的服役需求。
面對新需求,技術團隊通過突破控溫控軋等關鍵技術,大幅優化工藝流程、改善其組織性能,提升制造水平,成功研制出強度更高、厚度更薄、高溫服役性能更優的鈦合金板箔材——TC4合金和Ti2AlNb合金,填補了國內0.08—0.5毫米厚度范圍的高溫高強鈦基合金板箔材產品空白。
據介紹,TC4合金和Ti2AlNb合金分別是在350℃—500℃和500℃—750℃服役的高溫高強鈦合金,具有更高的強度和剛度、更優良的耐熱以及更好的抗腐蝕性和疲勞性能。將它們研制為板箔材,可提升航天飛行器結構件的比強度和耐熱性能,改善飛行器綜合性能,為新一代前沿飛行器提供材料基礎保障。
其中,高溫高強TC4鈦合金板箔材產品除了可滿足航天飛行器對高溫高應力環境的服役需求,還可應用於宇航電子部件包覆材料、手機折疊屏以及氫燃料電池雙極板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而高溫鈦基金屬間化合物Ti2AlNb合金板箔材產品,還能應用在新型航天飛行器的研制,可以將航空航天飛行器蒙皮、舵翼等關重件使用溫度從現有的600℃提高至850℃—900℃,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下一步,團隊將在三航研究院進行產業化培育與孵化,實現相關鈦合金板箔材的批量化生產。(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申曉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網友為重慶“一縣一品”發展建言 獲積極回應
- 人民網重慶6月23日電 (陳琦、實習生李想)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重慶南川、合川、南岸等多個區縣實現鄉村振興,要做到“一縣一品”,把當地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做全產業鏈,得到了重慶各區縣政府積極回應。 讓南川美食香飄萬裡 回復:多措並舉推廣南川特色美食 “重慶市南川區以金佛山而聞名於世,打造南川區現代化的特色產業集群,迫在眉睫。…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