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暴雨中的地下特巡

6月27日,重慶的天空下著大雨,在地下深處的110千伏銅鼓山電纜通道中,隨著“噠、噠、噠”機器狗整齊有序的踏踢聲響起,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電纜運檢班副班長黃宇和他的兩名隊員正在帶著電纜巡視機器狗和導軌式巡檢機器人開展強降雨天氣電纜通道特巡工作。
據了解,6月中下旬以來,重慶出現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為應對本輪暴雨及強對流天氣,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採用“人+機”聯合特巡方式,重點對存在水浸風險的重要電纜通道開展特巡,及時消除設備缺陷,確保重慶地下電纜通道安全平穩供電。
工作人員正在110千伏銅鼓山電纜通道中巡檢。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供圖
“這次我們巡視的銅鼓山電纜通道全長1公裡,通道內現有4回110千伏高壓電纜線路,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大家注意查看井裡面是否積水。重點對電纜接頭、終端,還有通道內的各種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巡視檢查。”黃宇在巡視前向兩位工作班成員囑咐到。
換好工裝、戴上頭盔、打開手電筒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下去以后注意安全,身體有啥不適及時報告!”在銅鼓山通道進入口,黃宇一邊提醒著同行的周於杰和周豪嘉,一邊穿戴好全身式安全帶,小心翼翼地鑽進地下電纜井內。
從地面到地下電纜井又細又長,上下要靠沿牆的垂直鋼筋爬梯,巡視人員上下的過程中要不時整理著身上的裝備,防止被卡住、磕損。
悶熱、潮濕是對地下電纜井的第一感覺,剛進入隧道一會功夫,大家就成了“汗人”,周於杰和周豪嘉在狹窄的區域內忙著工作,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滑落,顧不上擦拭,藍色的工作服也早被汗水浸透,在上面留下片片汗痕。
“A相紅外測溫21.2℃,B相紅外測溫21.6℃,C相紅外測溫20.8℃……”周於杰拿著手中的紅外測溫儀,測量每一個接頭的溫度,向黃宇匯報著測量數據,周豪嘉在一旁仔細記錄著。“我們再看一下機器狗和機器人的測量數據,核對下與實際測量數據是否相符合”,黃宇在一邊說道。
利用智能巡檢機器狗對電纜通道遙控巡檢。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供圖
在電纜通道的一頭,黃宇遙控著機器狗正在開展電纜通道遙控巡檢,“智能巡檢機器狗集成AI主機、感知主機、運動主機三大部分,可進行定時巡檢、定點巡檢、指定任務臨時巡檢、遙控巡檢多種巡檢方式,採集現場實時數據后傳回精益化管理平台,通過該平台實現了實時數據採集、分析決策、事務處理的功能。通過使用智能巡檢機器狗的“人+機”巡視,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巡檢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証電纜隧道的安全穩定運行。”
順著通道往裡走,每隔一段距離,都會出現一個電纜接頭。“這就是我們巡視檢測的重點位置。”周於杰拿出紅外測溫儀,顯示當前溫度21.2度。周豪嘉則戴著絕緣手套,拿起鉗形電流表,繞著標注著A、B、C的三根電纜進行測試。
“這一段通道和電纜,我們再操作機器人巡視一遍,看下是否存在遺漏的位置”,黃宇向工作班成員周豪嘉說道。
據了解,銅鼓山導軌式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主要由軟件平台部分、軌道總成部分、供電總成部分、通信總成部分、智能巡檢機器人及相關部件組成。具備精確定位、智能視頻、紅外熱成像、溫濕度監測、氣體監測等功能。
傍晚20時許,黃宇和她的同事們在完成了剩余的電纜巡視工作后開始往出口方向行進,爬出井口,外面的天空依然下著大雨。“這種強降雨天氣,隻有每天把每條電纜通道都巡視到位、檢測到位心裡才有底”,看著周圍的萬家燈火,黃宇和她的同事們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李濤、韓龍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