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在重慶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有群守護崖柏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4年07月01日10: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科研團隊在懸崖峭壁上採集崖柏種子。

  扦插的崖柏幼苗。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如果能將崖柏擴展種植到生態脆弱地區,對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復都有很大的作用”

  

  位於重慶市開州區的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特有珍稀植物崖柏的主要分布區域。在這裡,有一群崖柏的“守護者”——重慶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不久前,科研團隊選送的1000株崖柏幼苗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完成適應性栽培,將助力珍稀瀕危植物實現遷地保護。

  今年崖柏的育苗數量將超過120萬株,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楊泉帶領團隊一刻也不敢鬆懈。“作為孑遺物種,崖柏具有強大的抗逆性,其隱含的對抗和適應氣候變化、地理變遷的能力超越普通植物,潛藏著無可替代的基因資源和研究價值。”楊泉告訴記者,“如果能將崖柏擴展種植到生態脆弱地區,對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復都有很大的作用。”

  2002年,楊泉來到雪寶山,參與籌建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隨后,這裡陸陸續續來了更多年輕人,包含楊泉在內的一支10人青年科研團隊成立。

  在實驗室,他們是實驗員﹔在林間,他們是護林員﹔在育苗基質生產車間,他們又是機器修理工……最近,正是崖柏育苗移栽的關鍵時期,楊泉和團隊成員在分布於開州各處的5個繁育基地忙碌著。

  在持續努力下,保護區和當地政府協同推進崖柏的野外回歸。截至目前,崖柏野外回歸數量已經超過75萬株。

  取得這樣的成績並非易事。“最開始,我們要摸清崖柏的底數。”背上沉重的裝備,團隊成員們一頭扎進了雪寶山深處。風餐露宿成為常態,險峻的地勢、野生動物的出沒讓團隊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年輕人剛來的時候,會發現這裡的工作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要去深山老林裡住著。”楊泉說。

  雪寶山的崖柏分布在海拔1300米至2100米的區域,最開始發現時,崖柏數量不足1萬株。如何盡快擴大種群數量,保証崖柏不滅絕,成為科研團隊面臨的難題。

  多次試驗后,科研團隊選擇用扦插的方式進行繁育。然而,規模化扦插繁育試驗的第一年,成活率隻有5%。經過10余年的探索和努力,到2019年,扦插繁育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

  在雪寶山,崖柏的繁育與研究只是科研團隊的重點工作之一,他們還兼顧整個保護區的動植物保護與科研工作。2020年,團隊建立了以保護區為主體的科研合作平台,深入開展以崖柏為代表的珍稀瀕危動植物拯救擴繁工作。2022年,全體職工在確保日常管理工作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連續奮斗4個月,吃在田間、住在工地,完成了12個智能化自動化溫室大棚建設,為崖柏大規模繁育奠定了基礎。

  “我們的工作看起來平常,實際上需要持續、需要毅力。”楊泉說。

  盡管團隊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這裡對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來說,卻是很好的生存環境。保護區與重慶市動物園合作在這裡建立基地,開展白冠長尾雉的繁育及野化放歸研究試驗。

  “現在團隊比較年輕,學歷都在本科以上,大家敢於挑戰學術上的困難。”楊泉說,目前,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郭泉水研究員的指導下,2023年,科研團隊在國內外發表了3篇崖柏保護和繁育的論文。

  “把這份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安安靜靜地做科研,這就是我留在這裡20多年的原因。”楊泉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1日 13 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1日 13 版)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