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專題關注

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黨建引領、立身為旗 當好新時代教育黨建“答卷人”

2024年07月01日15:5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証,是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關鍵所在。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慶市委教育工委聯合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重慶中小學百名書記話黨建》專題報道,聚力抓學習、強堡壘、創品牌、育新人,促進中小學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努力為教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為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學校通過開展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注重細節,堅持到老師中去、到家長中去、到學生中去聽意見、找問題。在辦學中不斷發現、不斷創造,面向教師開展座談,面向家長發放問卷,面向學生開展活動,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邊創,找准問題、服務民生,形成關系全局的“樹人細節思考范式”……近日,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睿科在署名文章《黨建引領、立身為旗 當好新時代教育黨建“答卷人”》中談到,未來學校將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工作效率,精細化打造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良好局面,為當好新時代教育黨建“答卷人”接續奮斗。

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建引領、立身為旗

當好新時代教育黨建“答卷人”

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王睿科

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校近年來在重慶高新區“科創高新 智慧教育”的引領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以“正氣之風,銳氣之師”特色黨建品牌為主線,創設文化陣地,創新活動品牌,激活輻射效能,發揮黨建引領功能,營造廉潔從教之風,提升黨建工作質量。近年來,行進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足跡堅毅、步履鏗鏘。

抓學習 精研深究強化根基

在學校根基的建設上,我們深知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始終把學習教育作為提升黨員素質、加強組織凝聚力的關鍵環節。為了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三會一課”落實,確保黨員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

書記帶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接地氣的黨課,讓黨員教師們能夠深刻理解黨的理論和政策,去“形式化主義”,建立歷史思維,把黨建放到一個更開闊的時空背景中去,人人爭做“帶頭人”。不僅要學透其精神實質,更要將其融入樹人教師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用實際行動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新篇章。

為進一步優化黨小組結構,我們根據黨員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特點進行合理分組,這樣更有利於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和討論,也有利於學校各學科教師之間的融合共進,在黨員教師的帶領下,從而輻射全校教師學習共贏,盈盈共生,打造出一支高素質、有戰斗力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抓思想 引領潤澤師德師風

思想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基,是引領和潤澤師德師風的關鍵。我們深知,教師的思想高度和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未來。因此,我們將緊緊抓住思想建設這一核心,致力於提升教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素養,以崇高的師德師風,為學生樹立榜樣,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一方面我們加大正面宣教,從國家的高度著眼,從素質教育價值觀、新內涵出發,從品性教育面臨的挑戰入手,不斷為完善教師隊伍的目標理想而努力。將培養“遠大的理想、健康的身心、寬厚的基礎、堅韌的意志”的育人目標根深蒂固在理想模型之中。另一方面聚焦“四風”問題導向,通過自查自省戒驕戒躁。從職初教師到成熟型教師,人人秉承“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就辦什麼樣的學校”的教育初心,踏實辦學。樹立“學生第一”的思想,堅持“一切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的價值追求,辦老百姓心中滿意的學校。

近年來,學校持續開展兩項活動。一是樹人教師開展共讀一本書,借助已有的讀書交流平台,為大家准備共讀書籍。我們希望以“大先生”高尚的情懷、科學的思想、真實感人的故事去熏陶、感染我們的干部、我們的老師,實現以德養德,以情育情。二是堅守樹人先賢“不辭艱辛挫折,達成樹人使命”的辦學精神,積極向身邊優秀同行學習經驗,向身邊優秀榜樣學習。通過發現身邊那些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引導教師再次思考“入黨為什麼、從教做什麼、給學生留下什麼”。

抓細節夯實強化管理效能

學校行政管理,細節之處見真章。深入挖掘並抓好每一個管理細節,是夯實並強化管理效能的關鍵所在。行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承載著學校整體運營的重要任務,而支部作為行政工作的著力點,更需精准發力,於細微處彰顯真章。

近年來,大學城樹人通過開展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注重細節,堅持到老師中去、到家長中去、到學生中去聽意見、找問題。在辦學中不斷發現、不斷創造,面向教師開展座談,面向家長發放問卷,面向學生開展活動,堅持邊學邊查,邊改邊創,找准問題、服務民生,形成關系全局的“樹人細節思考范式”。

堅持以德為先,以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載體,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以智為本,積極推進國家“雙減”政策在學校落地落實,構建“大樹生長課堂”新范式﹔堅持以體為重,打造“無運動不樹人”的校園體育品牌﹔堅持以美為向,創建特色“大樹·小星”美育課程﹔堅持以勞為基,開展跨學科融合,建設傳統村落文化實踐基地﹔堅持開展“樹人六禮”“樹人六節”傳統活動,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堅持開展工會活動,關注教師身心、生活﹔堅持書記談心制,凝聚人心,關愛教師成長﹔堅持實施樹人教師培養體系,從“入格”到“合格”,從“合格”到“優秀”,全方位培養﹔堅持家校共育,建立民生工程,成立家校協進會,造福學生,服務家長﹔

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按照十個細節就是十個方向,十個細節就是十個要求的標准,學校在對標對表、拉單畫勾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教師隊伍專業操守的淬煉和重塑。

抓機制 著力提升核心能力

教師的核心能力提升是教育質量持續改進的關鍵。為了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們緊緊圍繞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創新的機制為抓手,從多個維度出發,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師資核心實力。

一是立足日常教研。以教為著眼點,狠抓教學型教研,探索“1535大樹生長課堂”教學范式。通過“課前任務式預學、課中沉浸式共學、課后拓展式研學”,營造民主平等、尊重包容、激勵關懷、創新創造的課堂文化,構建多元、多向、多層次的課堂生態系統,立足學生的現實基礎和發展潛能,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學習力、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生長、知識生長、思維生長、品格生長、素養生長,最終實現學生生命全面而富有個性的高質量成長。以“五學課堂”為載體,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通過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年輕教師的互助合作,各學科組扎實開展“筑基計劃”,青藍工程等實踐活動,激發市區級骨干教師的內在動力,助力年輕教師更快成長。二是開展課題研究。以學生的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拓展課題性教研的深度和廣度。以學為著眼點,拓展學習型教研,研究服從服務學習提高的學習意識、提高意識、超越意識。通過全校人人做課題、人人寫課題,全面提高教師科研水平。三是落實人才培養責任。採用“問題引培”的方式進行系統思考。根據我校教師年齡特點,確立五大板塊分層培訓:一是“新教師入格培訓”,確保新入職教師站穩崗位﹔二是“骨干教師引領培訓”,搭建平台助力骨干教師成長﹔三是“基礎綜合改革培訓”,助力全體教師評價改革﹔四是“分學科專項培訓”,旨在提升學科教育教學綜合能力﹔五是“項目團隊培訓”意在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用落實落地的人才培養,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風動雲展,時序輪更,新時代智慧教育的旗幟招展。未來,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校將持續豐富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發展機制,在培塑教師專業理想、淬煉教師專業操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上,狠下功夫、勠力同行。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提升工作效率,精細化打造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良好局面,為當好新時代教育黨建“答卷人”接續奮斗。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